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4)
7月12日,在中國消費者協會主辦的“食品安全知多少 品質消費我參與”食品安全主題日活動上,著名主持人朱軼向現場的消費者發問:
夏天車內存放礦泉水是否有塑化劑析出?
外賣打包盒再加熱后會不會有塑化劑遷移?

圖:著名主持人朱軼
在場的來自北京西大望路社區的朝陽群眾們踴躍回答,答案卻不統一。

圖:朝陽群眾踴躍回答
朱軼現場連線第三方檢測機構——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何蕓蕓。

圖:現場連線何蕓蕓
何蕓蕓現場公布了塑化劑的檢測結果,觀眾既滿意又意外。
“看來以后要囑咐孩子不能總吃外賣,外賣加熱也不能用原來的打包盒了。”一位居民說。
這是今天上午在中消協食品安全周主題活動日上的一幕。那么,這是一項什么樣的檢測呢?
檢測過程還原
今年夏天真熱。
一進六月,北京的氣溫接連逼近40℃。要解暑,少不了多喝水……問題來了,這么熱的天,放在汽車后備箱里的水,還能放心喝嗎?
“肯定不行,塑化劑析出,長期喝這個水,小心致癌!
“不能夠呀,細菌肯定玩命繁殖呀!”
塑化劑析出?真會有這樣的事情嗎?有車一族,還能不能在車里放瓶裝飲用水啦?我們通過專業檢測,用數據來說話吧。
來個接地氣兒的專業評測

樣品來源
這次檢測,“CEC食安體驗”購買了兩大類樣品,除了大家擔心的高溫環境下車內存放的飲用水和飲料外,還購買了大家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方便食品及包裝,比如外賣打包盒、一次性紙杯、仿瓷兒童餐具、桶裝方便面、桶裝爆米花等,也來一起檢測一下它們是否會有塑化劑遷移。
飲料、飲用水類:某品牌純凈水1、某品牌純凈水2、某運動飲料、某品牌可樂、某品牌礦泉水
注:上述包裝分兩種,一種塑料略軟;一種塑料較硬

圖:飲料、飲用水樣品展示

取樣方式:模擬生活場景
場景一:車內存放瓶裝水及飲料
有車一族經常會在車內后備箱中存放一些瓶裝飲用水和飲料,方便自己和乘車人飲用。對于大部分車主來說,車輛會停在小區(家)和單位的露天停車場或者馬路邊,無法避免太陽曝曬。
此次檢測過程中,“CEC食安體驗”工作人員原計劃把購買的瓶裝飲用水、飲料放于停在馬路邊的小轎車后備箱內,48小時后取水樣檢測。
然而,檢測的日子里,成都連續兩天氣溫不到30攝氏度,無法模擬高溫天氣。為了模擬夏天正常的高溫天氣,檢測員把檢測樣品放于烘箱內,恒溫50攝氏度,分別于24小時、3天、一周后,取水樣檢測塑化劑。
7月12日,首批24小時取樣的樣品塑化劑檢測結果出來了 。
場景二:各種方便食品包裝
一次性紙杯盛放熱水,之后檢測水;
仿瓷兒童餐具(密胺樹脂),分兩種情況取樣,一種盛熱粥,之后取粥檢測;一種盛粥后用微波爐加熱3分鐘后取樣。
桶裝方便面分兩種情況取樣,一種直接用熱水泡5分鐘取樣,一種加水后用微波加熱5分鐘取樣。

圖:外賣水煮肉片加熱
點外賣的時候,“CEC食安體驗”的工作人員特意選擇了“水煮肉片”這道高油的熱菜,看看在高溫高油的極端情況下,打包盒是否會有塑化劑遷移。
取樣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外賣送來直接取樣,一種是外賣菜品用原打包盒微波加熱3分鐘后再取樣檢測。

檢測單位
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檢測項目
水、飲料、方便包裝中食品的18種塑化劑檢測。

檢測標準
按照GB 5009.271-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檢測18種塑化劑,包括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鄰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鄰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鄰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鄰苯二甲酸丁基芐基酯(BBP)、鄰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壬酯(DNP)。

檢測結果
水、飲料中的塑化劑檢測結果

5個飲用水、飲料樣品均未檢出塑化劑
在50攝氏度的恒溫環境下,放置24小時的包裝飲用水和飲料,均未檢出18種塑化劑。證明在這個條件下,不用擔心包裝飲用水的“塑化劑污染”。
食品包裝中食物的塑化劑檢測結果

表格備注:乙二醇酯)、PE(聚乙烯)膜、PP5(聚丙烯)
外賣水煮肉片微波爐加熱后檢出塑化劑
在食品包裝樣品的檢測中,8個樣品均未檢出18種塑化劑,兩個樣品檢出了一種塑化劑。其中,外賣水煮肉片用原包裝盒微波加熱3分鐘后,檢出了塑化劑DBP,檢出值為0.14mg/kg。
根據國家標準,食品中不得檢出塑化劑。
趁熱裝盒的爆米花 檢出塑化劑
另一個檢出塑化劑的樣品,為桶裝爆米花。
這款爆米花同樣檢出了塑化劑DBP,檢出值為 0.14 mg/kg。
專家怎么說
外賣打包盒 不要再次微波加熱
對于檢出塑化劑的兩個樣品,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何蕓蕓表示,“我們定的外賣是水煮肉片,高油食品,這種情況下檢測塑化劑,最有典型意義。我們選取了兩個樣品,一個直接取樣,一個用原打包盒微波加熱了3分鐘后再取樣。用微波爐加熱后的食物,檢出了塑化劑遷移。這提醒我們,一些商家可能會使用不合格的打包盒,用微波爐加熱,加速了塑化劑遷移。”

圖:四川眾檢四方檢驗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何蕓蕓
對于爆米花檢出塑化劑遷移,何蕓蕓指出,“一方面有可能是小販使用了不合格的包裝盒;另一方面,也提醒大家,在買爆米花的時候,不要在爆米花剛爆出來還熱著的時候馬上裝盒或裝袋,要等它降溫晾涼,以免塑化劑遷移,造成潛在的安全隱患。”
相比塑化劑 更要關注半瓶水的衛生問題
何蕓蕓表示,塑化劑遷移,可能有致癌的隱患,但并不是所有塑料都會使用塑化劑。本次檢測的5個瓶裝水及飲料樣品,在高溫50攝氏度的情況下放置24小時,18種塑化劑均未檢出。
中國農業大學博士、CEC食安體驗技術指導張玉萍表示,與其擔心塑化劑問題,不如關注夏天車內存放水的衛生問題。
“瓶裝水一旦打開,要盡快喝完。如果喝不完,時間長了就不建議再飲用了。因為高溫會加速細菌生長和繁殖,喝過的水放在車內,水質會迅速變壞,再飲用可能會對健康造成損害。”張玉萍說。
那么,喝過的水放置多少時間,會有大量細菌繁殖?在車內高溫環境下存放3天、存放一周的水,會有塑化劑遷移嗎?相關檢測仍在進行中,想知道結果,請關注“CEC食安體驗”公眾號吧!
可怕的塑化劑
什么是塑化劑呢?
塑化劑是指高分子材料助劑鄰苯二甲酸酯(Phthalicacidesters,簡稱PAEs),又名酞酸酯類,主要用做塑料的增塑劑,可增強產品的可塑性和韌性。
由于PAEs在塑料及其制品中呈游離狀態,極易轉移進入水、大氣、土壤及生物體等各種環境介質中,已經成為最普遍的環境污染物之一。
有研究報道稱,PAEs具有雌激素的特征及抗雄激素生物效應,能通過飲水、進食、皮膚接觸和呼吸等途徑進入人體,會干擾人體正常的內分泌功能,在體內長期積累可能會導致畸變、癌變。
既然塑化劑有這么大的負面影響,看來大家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通過專業檢測解疑釋惑很有必要。
編輯:吳姐 食安小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8264.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