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3)
從英國發來賀電:七夕快樂!家里蹲的我們好羨慕你們又有一個理由去大吃大喝一頓了!
去英國之前,我一直自信滿滿的覺得自己不會被國內的好吃的所誘惑。
沒想到,我只堅持了1個月。
1個月以后,我開始瘋狂的想念火鍋麻辣燙燒烤小龍蝦豆干辣條……我每天晚上都要問我老公一遍,你想不想回國?然后開始碎碎念如果回國以后我們要去哪里哪里吃,一天要安排幾頓,直到聽到我的胃大聲的抗議——
“快滾犢子吧,就知道說,也不知道趕緊喂老子一點好的!”

經過這幾個月對物價和匯率的適應,以及偶爾背著傳染病偷偷出去考察一下,最重要的是秘密加入了各大中國人(團購好吃的)的微信群,我終于買到了寫著中國字的(很貴很貴的)零食!
比如脆棗。

上一次吃脆棗還是在國內的時候呢,我差點都忘了它的味道了。雖然我更愛吃的是各種各樣的辣的,不過仍然對脆棗驚為天人!
有同樣感覺的還有我老公和我兒子,所以吃的時候必須得拼手速。
這一包脆棗又貴又少,一下子就吃完了。怎么辦?不如自己動手做吧!配料表里只有棗和油,肯定難不倒我。正好前幾天買了一包普通大棗,還有什么理由不趕緊開始呢!
作為一個嚴謹的人,肯定不能盲目的自己瞎做,先去某廚房找個菜譜去,嗖嗖嗖,我看到了兩個比較簡單好入手的菜譜。
一個是這么說的:
另一個是這么說的:
我發揮我的數學功底計算了一下,第一個要烤將近4小時,不過是完整的棗,跟買的一樣;第二個烤40分鐘,不過是棗片。選哪個?
當然選那個難度高但看起來好看的呀!反正烤箱也不是我兒子,讓它連續工作4小時我也不是很內疚。看看表,這會兒下午一點鐘,動作快點沒準晚飯能吃上!
唱起歌來~洗起棗~擦干抹凈給它去核~~~啊,真呀么真高興!
戳啊戳,戳啊戳,戳啊戳啊戳啊戳——菜譜上顯示去核挺簡單啊?我咋一個都弄不出來?!
忍無可忍用刀切開了一個,看起來有點丑。于是我決定放棄這一步,干脆完整的棗直接烤,吃的時候再說核的事兒吧。這時候大概下午兩點。
我順便還“改進”了第3、4步,直接刷了油讓它們進去一直烤,大不了我經常打開看看。
進烤箱——設置90度,定時3.5小時——等著吧!

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時候就已經散發出脆棗的迷人香味了,有點期待。
中途時不時打開看看,完全沒有要烤焦的跡象。
“嘀嘀嘀嘀——”
時間終于到了,全家都迫不及待的趴了過來,一起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香!
捏起來嘗一顆。
嗯。嗯?烤了快4個小時,為啥還是軟的?!跟烤之前完全沒變化!失敗*1。
哪里出了問題?溫度不夠高?烤得不夠久?不怎么會用烤箱的我們有點茫然。不過無論如何晚飯是趕不上了。這時候是晚上六點左右。
調低20度再烤半小時試試。
“嘀嘀嘀嘀——”
嘗了一顆,失敗*2。
再烤一小時。
“嘀嘀嘀嘀——”
嘗了一顆,失敗*3。
再烤兩小時。
“嘀嘀嘀嘀——”
嘗了一顆,失敗*4。
已經晚上九點多了。
心不夠狠,干脆調到50度烤一晚上吧,那些蔬果片不都是50度烘干的嗎,應該不會糊的。
50度定時12小時。
睡了一大覺,一下樓就聞到了香噴噴的味道。
“嘀嘀嘀嘀——”
當我滿懷期待的又嘗了一顆的時候——棗都快被嘗完了——啊呸,還是沒變化!失敗*5。
絕望啊!
咦,這里有一顆好像看起來脆了!說有一顆有點不對,其實是我切開的那兩個半顆,之前完全沒理會它們兩個“丑棗”。嘗一口,果然脆了!難道是——
棗的臉皮太厚了?
拿出來檢查一番,被我暴力戳過的棗都或多或少的有一點點脆。原來去核的目的是——為了把棗的臉皮打開好把它們烘干啊!
時至今日,竟然還是得用第二個菜譜啊!
切切切,全部切成片片。再放回烤箱。
100度定時40分鐘——我已經不管它是不是會糊了,心力交瘁啊。
“嘀嘀嘀嘀——”
魔音響起,我麻木的去打開門,麻木的嘗了一口——脆了!成功了!
從下午1點到第二天上午11點,我終于成功了!我真厲害!

午飯時間,我老公和我兒子邊吃著脆棗(片)邊向我投來了崇拜的目光。
22個小時,值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