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臭鱖魚為什么臭了還能吃 美食大揭秘臭鱖魚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14)
央視財經(《消費主張》記者 陳亞楠)臭鱖魚是徽菜的代表作,可是,好好的魚,為什么偏偏要放臭了才吃呢?

這個問題也困擾了《消費主張》記者很久,不過,在徽州走了一條古道之后,瞬間腦洞大開!
這條古道位于安徽省黃山市西南部的祁門縣,是徽安古道的一個組成部分。整條古道從山腳到山頂一直綿延4.2公里,全部由寬3米左右的青石板構成,要知道,當年的很多物資基本上全都是人工肩挑哦!就是這個“挑”,給徽菜菜譜添上了最濃彩重味的一筆!

話說當年,這鱖魚在古徽州可是高貴菜品,長江邊上的安慶大通等地盛產鱖魚,徽州商人發現了這個商機,便雇人將長江鱖魚挑至徽州地區販賣。由于跑上一趟要花好幾天,遇到天氣熱的時候,鱖魚非常容易腐臭。有的商販想到鹽有保鮮防腐作用,便在木桶中擺一層魚、撒一層鹽,挑到徽州等地時,桶里的鱖魚看上去魚鰓鮮紅,鱗片不脫,但還是散發出一種臭味。商家舍不得丟棄便送給酒店的廚師來處理,沒想到經過廚師熱油重味猛燒、小火細燉,成就了一道外臭內香、鮮味透骨的菜品。臭鱖魚由此聲名遠揚,一躍登上徽州菜譜流傳至今。
腌制臭鱖魚的場所和器皿都很有講究,場所要能夠通風,器皿要能夠透氣,這樣才能使“臭”鱖魚“臭”味醇正。
當地大廚告訴《消費主張》記者,在原材料的選擇上,傳統腌制講究用活的鱖魚,去鰓、去內臟,但是不除魚鱗,這樣可以減少水分流失。抹鹽,看上去并不復雜,但是卻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味道。鹽抹得少,不到位,魚可能就會壞掉,鹽抹多了,魚肉就不會自然發酵,臭鱖魚變成了咸魚。

氣溫比較高的日子,要用水腌法腌制臭鱖魚,就是在抹鹽之后,還要加上一定量的鹽水,保證魚肉不會變質。氣溫低的話,就可以省去放鹽水的步驟了嘍!
木桶里的鱖魚在濕熱的氣溫下開始發生分解,魚肉里的蛋白質變成了眎蛋白和少量氨基酸,此時就會產生粘液和淡淡的臭味。但因為有少量氨基酸產生,所以又會使魚肉有明顯增加的鮮味,這也就是為什么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啦!
《消費主張》記者發現,在徽州,還有一些類似臭鱖魚的別樣菜品,比如毛豆腐。哇哈哈,膽子小的人,估計不太敢吃這一口哦!

“徽州第一怪,豆腐長毛上等菜。”毛豆腐也是經過發酵而來,發酵好的毛豆腐長著長長的白毛。有朋友看到毛豆腐上長長的白毛,望而生畏,不敢吃,其實,毛豆腐不但具有普通豆腐所含的營養,而且在自然發酵的過程中,豆腐中的植物蛋白還會分解成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味道比普通豆腐要鮮美得多?;罩萦芯渲V語“吃了毛豆腐,打個巴掌都不吐?!毙稳莸木褪敲垢兜赖孽r香。

吃毛豆腐,很簡單!放入平底鍋煎至兩面發黃,香氣溢出后涂上一層辣醬即可!
想了解更多徽州美食嗎?鎖定今晚19:25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59147.html
上一篇:徽之味臭鱖魚 揮之不去的美味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