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燉肉時放點什么調料好吃 燉肉想出香調料是關鍵
發布時間:2024-10-28閱讀(8)
肉——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魚肉、豬肉、牛肉、羊肉等最為常見,但很多人買回家后就愣了,都不知道該怎么燉,只知道花椒、八角、桂皮、香葉等調料,每樣都可以來上一點,中心思想就是“去肉腥,增口味”。

中餐唯一的缺點就是調料的“量化標準”難以掌握,俗話說“百家百味”,每個人的手法不同,燉肉的味道有差異也是在所難免,但凡事也得追求個明白,搞清楚了才有機會做到極致。
今天跟您講的就是:無論是燉什么肉,調料都不要亂放一氣,種類應該是越少越好,才能保證肉的本香。
大師減,新手加很多老師傅對于調料的運用,是根據經驗不斷地試驗,一點一點往下減,將“食材的味道”作為重點,越來越少。
而新手大多情況下都是滿腦袋迷糊,多種調料亂放一氣,認為燉肉時調料越多越好,往往是與目標背道而馳。

在制作鹵肉、醬肉時,調料可以多放一些,因為這種工藝的重點,就在于突出肉的醬香味。
而像動輒十幾種香料的“燉肉秘方”,基本都是忽悠人的,香料為的是“去肉腥,出肉味”,本身就是起的輔助作用,從來就沒有真正的“秘方”。
燉肉的調料應該在3種左右最佳,也可以多放一些,但一定要控制在7種以內,因為很多調料從中醫的角度來講,都是作為藥材來使用的,調料一多,味道對沖,互相遮蓋,燉出的肉不僅發柴,甚至還能帶出一絲苦味。

調料之間也得分個三六九等,有的味道大,像花椒、香奈、八角這種,3米開外就能聞到的調料,燉肉時要記得少放,因為它會掩蓋肉本身的香味。
如果是陳皮、肉蔻、草寇枸杞、良姜、山楂等味道輕淡的,即使多放一些,也不會將肉的味道搶去。

魚肉:蔥、姜片、八角、鹽、料酒,可以加幾塊豆腐、腐竹、豆芽(選擇一樣,不是都加)。
豬肉:大料、桂皮、小茴香、鹽,可與粉條、白菜、冬瓜、蓮藕等素菜搭配。
羊肉:花椒、香葉、孜然、小茴香、鹽。素菜可以加白蘿卜、胡蘿卜、山藥。
牛肉:八角,草果、良姜、鹽。還可以跟胡蘿卜、芹菜等素菜一塊燉,能夠體現出牛肉本身的鮮香味。
雞肉:蔥、姜、鹽、八角、花椒,可以加蘑菇、木耳、山藥。雞肉腥味最小,必要的話只放八角和鹽也行。

去年在內蒙的呼倫貝爾,吃過幾次“手把羊肉”,那里可真的是燉肉的天堂,鮮羊肉冷水下鍋,只放鹽巴,撇去浮沫后抓著就吃,要么連鹽都不放,燉好的羊肉直接蘸著鹽巴吃,味道絕對的原始又天然。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僅僅是局限于“燉”,吃的是輕口味,您平常要是做紅燒肉,紅燒羊排之類的,調味料還是該放就放的,畢竟有了調料才能提味。
其實無論做什么菜,最首要的,是將里面的門道摸透,才能隨著經驗的累積,做到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
本文由@輕肥食譜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