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19)


不同的人吃出不同的況味,敬請對號入座
圖片原創 / 文靜 盡色
文字原創 / 盡色

春風一吹,先于味蕾萌動的,其實是肌膚,是汗毛,是風與觸覺的纏綿……如果要給“饞”畫像,我想,便是這樣的纖毫畢現。
這樣說,你也許不信。
好吧,村上春樹在在一本旅行文集中也這樣說:“那風景中有氣味、有聲音、有肌膚的感觸。那里有特別的光、吹著特別的風。耳里還留下誰口中發出的聲音。還記得當時心的震動。”

說吃不是論證題,活色生香是正題。
還是直接進入今天的主題。其實我本來挺犯難的,春天是吃貨們的狂歡季,拿什么獻給你?春筍啦、薺菜啦、野蒜啦……你能想到的春菜,我都寫過了。
那天,偶然翻了一下朋友圈,卻眼前一亮。
在高校任教的文靜老師,用春天最嬌嫩的柳樹芽,做了一道蔥香蛋餅,光看看色澤,就讓我口水長流:金黃的餅皮,青翠的柳芽,淺黃的蛋液,油潤的青蔥……怎一個色彩誘人可以形容!


文靜老師也是位饕客,不僅會做,而且懂吃。她考證說:“魯菜有道涼拌柳芽,廣陵一帶,常拌于米飯或面食內同蒸,也可用天婦羅的方法炸食。柳芽性寒,食之可以清熱敗火,祛風化痰。不過舍不得多弄。”
最后一句,還淺藏著愛春人的情懷,聽來更是有味。
網購平臺上,一斤“純天然野生不施藥”的柳樹芽,售價在25元左右,主要產地為河北、北京、河南等地,冷鮮后快遞,很是方便。

《本草再新》上說:“柳頭平肝,發(散)熱,能托能升,敗毒。”《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中,也對柳芽功效的記載,稱可治療多種炎癥。
《齊民要術》還記載,民間有“正月旦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的說法,在這抗疫的日子里,更有一番特殊的意義,值得推薦給你!
說完好法說做法:先把柳芽清水洗凈,開水焯一遍;用冷開水泡幾個小時,去除一部分苦味,有人就喜好這淡淡的苦和清香,視各人喜好掌握時間;起水撈出后,略略擠干水分,否則做蛋餅含水量太高,不易炕香。


切蔥花,打入適量的雞蛋;蔥花也是看各人喜好,我們沒有加,怕壓住柳芽的淡淡清香;蛋液打好,與面粉拌勻。
我們還加入了一點點奶粉,可以給蛋餅增色,且會有好聞的奶香。



文靜老師是直接在薄鐵鍋里炕的餅,難度較大。我比較偷懶,在電餅鐺里煎的,容易掌握火候,受熱比較均勻,最主要的是可以偷懶,5分鐘以后起鍋就行。


蛋餅做好后,很能振奮食欲,吃起來有幽幽的柳芽香味,這一點很難形容。
這樣跟你們講,有人把柳芽制成茶葉來喝,像品茶一樣去體味清香與甘苦,據說還可以降血壓、降血脂,起到清熱解毒、預防黃疸病和肩骨疼痛的作用。
特別是,春天會發的支氣管炎的朋友,直接用柳芽煮水,連續喝一個星期,也說有不錯的效果呢。

其實,除了煎餅、當茶,柳芽的吃法還有很多,如汆水涼拌,做包子、餃子餡,最簡單的是炒雞蛋,都能嘗到春天第一縷清風的味道。
可有一樣得提醒您,千萬不要采摘路邊的柳芽,含鉛會較高,還有可能噴灑了殺蟲劑。還有,柳芽含碘量特別高,有甲狀腺結節的最好別碰。
柳芽自古是初春常見的“野味”,我們困居于城市之中的人,很少有嘗鮮的。但是,不同的人吃同樣的柳芽,卻是吃出不同的況味。



“大衣哥”朱之文在出名之前,自述曾靠吃柳芽掛面救命。所以在他眼里,柳芽是“救命糧”,與此記憶一同難以磨滅的,還有對北京人的感恩。
在文人筆下,柳芽又有另外一番風情。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景色描寫里,暗藏了深深的情愫,楊柳輕擺,代表了春風送暖。


柳樹枝還是古人每天離不開的“牙刷”,更為著名的是,古人離別時,都要折柳。這固然因為,“柳”諧音“留”,表示不忍分別、難以忘懷。還有另一層原因:插柳成蔭,柳枝在任何角落,都能隨遇而安、落地生根、煥發生機。
所以,清代褚人獲在《堅瓠廣集》中說:“送行之人豈無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謂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鄉,正如木之離土,望其隨處皆安,一如柳之隨地可活,為之祝愿耳。”
原來,柳樹寄托了古人最多的愛恨情仇與希望。

同樣是“萬條垂下綠絲絳”, 在馬伯庸《長安十二時辰》里,不是小確幸,寫出了殺伐之氣。
小說里,賀知章的宅邸在樂游原,那是西安全城柳樹最多的地方,別號“柳京”。張小敬等偵查到那里時,險些被猛火雷(類似燃燒彈)燒死。賀知章的養子,為了實現父親盡忠的心愿,選擇了以這種猛烈的結束方式,讓人掩卷長嘆。
在我的印象里,柳枝也好,柳芽也罷,那是觀音手里須臾不離的法器,代表著施與、代表著消災,看似纖纖弱弱,實則法力無邊……
那其實,就是愛,是可以消滅人間瘟疫的神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文字原創
感謝轉發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231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