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好吃又不貴的日本美食:終極日本美食體驗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5)
去日本這樣的美食國度旅行,美食的味道總是隨季節變化而變化。此時如果錯過美食最完美的櫻花盛開季,感覺一定不太好。

尤其想要體驗上百年歷史的懷石料理,參悟日本的美食文化和審美。在正當時的櫻花季坐到寺廟茶亭中,正巧可以通過懷石料理季節的滋味,感悟茶道,了解日本獨特的“侘寂”和“物哀”美學,并且能夠由衷的接受和滿足博大精深的懷石料理。

何為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是日本最為高級正統的料理形式,歷史已有400余年之久。最早源于日本佛家茶道的崛起,是在品茶之前防止醉茶,安排的一汁三菜小食,分量小巧精致。懷石之意源自《道德經》的“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之道,意思是表面粗糙破落,而內心則懷抱美玉。在日本歷史變革中, 貴族權貴爭相追捧,懷石料理被賦予了更多的禪宗哲學意義,即一期一會。講究的是朋友間難得一聚,要將最精致的食材拿出來,但是不鋪張,珍惜會面的緣分,要別出心裁地表現出料理技藝。菜品也衍生至現代的八至十道菜。
| 用懷石料理去品一個美好的季節 |
春筍秋蕈,夏瓜冬蟹

猜想一下,在日本即將到來的春天你會吃到什么?
春天的鯛魚肚腩正肥美,也許還有魚子;
櫻花盛開的季節,說不準花朵會被用來入饌;
山上的野菜也是鮮嫩,嘗鮮開胃最好不過;
花椒嫩芽香氣點綴蔬菜中,這是春意盎然的氣息;
嫩脆的豌豆不知道會被怎樣呈現在料理內;
還有牛肉,以及各式海鮮。
總之這是最美好的季節。

當你正在品味一次懷石料理的時候,從某個角度來講,你并不只是在吃,而是在觀察這個季節的美。

最為直觀的就是料理和食材的體現。懷石料理物、味、形并重:
食材需遵循時令,運用春筍秋蕈,夏瓜冬蟹,以遵自然之道;
味道要尊重食材原味,以示原味本色;
形的用心,不僅僅是賣相可觀,更注重與季節有關的菜品創意和色彩。
另外更延伸到了器皿和用餐環境的和諧統一。

這種凸顯季節美的體驗注重整體感,是多重感官的體驗。通過對眼前料理的理解,透過菜品,與運用自己的技藝制作這道菜品的廚師溝通,明白他是如何用這道菜去詮釋他心里對于這個季節的理解和感嘆。
| 以茶道窺探懷石料理 |
感悟美的存在,得到對于美的滿足

食材好是味覺的感官體驗,懷石料理的高級所在絕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深入一點,作為茶道的衍生品,懷石料理必然繼承禪宗茶道的韻味,其中蘊含的道理和精神是相通的。最終是為了讓人感悟美的存在,得到對于美的滿足。


“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閑寂的審美觀。
談論茶道賦予懷石料理的意義,早期的茶道理念“和,敬,清,寂”對懷石料理的影響深遠。
16世紀著名的茶道大師千利休被視為茶道懷石料理的鼻祖。在千利休侍奉豐田秀吉的十年當中,藝術才華充分發揮,以他獨特的茶道理念“和,敬,清,寂”對茶道進行了全方位的完善。

《尋訪千利休》劇照
重要的是千利休大師融會貫通了飲食,園藝,建筑,花木,書畫,雕刻,陶器,漆器,竹器,禮儀,縫紉等等諸多方面。這遠遠超越了茶藝的范疇,不如說是悟道之路。而達于“道”者,一舉一動無不是技藝之巔。

有此背景,再品料理,你一定會發現一次愉悅的體驗是從園藝環境開始的。

寸地而有深山野谷幽美的意境;
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嶇的山間石徑;
以地上的松葉暗示茂密森林;
以蹲踞式的洗手缽象征圣潔泉水;
以寺社的圍墻、石燈籠來模仿古剎神社的肅穆清靜。

再到茶室內的一花一木裝飾,必定會搭配窗外的四季景色。依據季節更換:
春天賞櫻、夏天戲螢、秋天觀葉、冬天品雪。

再到器皿,茶道的器皿一定要突出禪意,賦予精神智慧的意義。
碗筷或許就是歷史上某位高僧傳承下來的孤品;
或者器皿的色彩正巧搭配櫻花的鮮艷,給予春花寫意的寓意。

所有的這些都融入進茶道的智慧;絕不突出體現,但也是營造這一氛圍和表達精神不可缺少的元素,營造出整體的美。

以茶道觀懷石料理,就像是千利休大師所說的:在這碗茶里,品嘗此時此刻活著的喜悅吧。

| 正在品味的美叫做“侘寂”和“物哀” |
如果說用懷石料理品味季節只是表象,其中的茶道是感悟美的過程,那么懷石料理中的日式美學“侘寂”和“物哀”則更像是一種心法,用以品味和感受美,告訴你如何去接受美的瞬間。
侘寂(Wabi Sabi)
描述遠離塵世,追求自然清寂。
表現特點
蒼涼寂寥,凝重;
注重光陰流逝而帶來的滄桑感。
表達不完整,與禪的精神相同;
缺陷更能表達精神,形式的完美容易讓人忽視內在的強大,所以侘寂更能表達不完整,不對稱,殘缺和年代痕跡。
舉個栗子

懷石料理的含義來自于“是以圣人被褐懷玉”,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這正是侘寂想表達的外在簡單樸素,而內在卻有悠遠充實的美。

落實在懷石料理中,季節的美感透過食材的新鮮度,不用過分的粉飾,其本身的自然之美就已經足以征服人對于自然美的最高追求。這樣的美或許會用一個附有崇高意義的器皿搭配,比如歷史上的某位高僧用過的瓷碗,看起來破舊,卻可以被視為高僧崇高精神的延續。
物哀(Mono no aware)
表達一種觸景生情的情感。
表現特點
對于男女戀情的感動;
對于世相的感動;
對于自然物的感動。
表達萬物自然的規律,因為自然,所以不去打擾和粉飾,承認和欣賞它的美,但是轉瞬即逝,也正因此,在事物最美的瞬間就是永恒。

就像是村上春樹所描寫的:
“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我們為了目擊那一瞬的光彩,路途再遠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艷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松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心感。”
懷石料理所要表達的季節美,正是這樣的瞬間。用料理將季節美發揮到極致,又用技藝讓客人感到這美麗的瞬間已經被最大限度的保留住。

比如一塊蘿卜,經過高超的技藝,做成連貫的細條,緩慢的品嘗過后,這個季節的美味已經最大限度的保留在食客的回憶中。
| 一次浸入美的體驗 |

體驗懷石料理,美輪美奐的宴席通常只能體驗一次,因為季節賜予的美好轉瞬即逝。

當身處隱世山林中的茶亭,或許櫻花尚未凋謝,冬雪尚未完全消融,這樣瞬間的美呈現在你的面前,人心先入定,遠離世間紛擾,神魂逍遙。隨后呈現眼前的美食正是季節的體現,春季櫻花點綴,或許有新剜出的春筍,或者是春天正嫩的野菜。盛放菜品的器皿古樸陳舊,還有些破損,但是正巧搭配食材的樸素。下箸之前,眼前身邊的美已經讓人心潮澎湃,卻也無法立即找到恰當的詞語表達,倒不如放松身心,沉浸其中,享受當下,用心感念這份美好。
圖:部分源于網絡
文:昱澤

如果想定制一席懷石料理怎么辦?
請關注yami名廚私定

有村健一
“亞洲十大名廚”榮譽稱號
長安俱樂部日餐廚師長
米其林一星級大師
連續多年獲得日本烹飪大賽冠軍
有村健一先生出生于1975年,懷石料理料理長,從事日本料理二十幾年。2003年獲取河豚烹飪許可證,2009年在蘇黎世Hotel HASENBERG獲得米其林一星。2011年在北京Restaurant-T紫兆日本料理任職行政總廚。
有村先生的菜品在味覺和呈現完美的基礎上更注重健康的營養搭配。保留傳統,不斷創新。將季節食材充分發揮到極致的懷石料理/會席料理是有村先生的代表,單點類菜品也在調味汁的嚴格考究下,深受大眾喜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251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