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客家鹽味柿子做法:西安今秋超火的柿子美食合集
發布時間:2024-10-29閱讀(22)

柿子,我愿稱之為今秋最風光的水果。
作為南方北方都有、普及程度非常之高、地氣接得非常之足的水果,柿子好像從來就不跟“網紅”倆字沾邊。但是到了今年霜降前后,極目所至全是“柿柿”如意、喜“柿”連連、心想“柿”成、好“柿”成雙、萬“柿”大吉的好詞兒。

這不比在線轉發錦鯉來得吉利?就連雨傘、手機殼等等,也多了“我沒柿”“萬柿如意”的形象,甚至花店都用柿子做出了祝福花束,有賽博吉祥物內味兒了。

人們喜歡吃它,因為那份至真至純的甜;人們喜歡看它,因為那抹蕭瑟中艷絕山林的美色;“柿柿”如意,是繁瑣日常中的甜蜜美學,也是清冷生活中的吉利口彩。

“卻憶吾廬野塘味,滿山柿葉正堪書”,這個季節限定的小蜜罐,今年也多出了更多甜蜜形象,在美食江湖的柿子風潮中,形成了新派和傳統兩種風格,今天就一起來盤點一下,看看這些“好柿”你吃過幾種~


柿子蛋糕、柿子冰淇淋、柿子茶……今秋,柿子從一種低調傳統的大眾水果搖身一變,成為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原料之一。

而最喜歡用季節限定水果打造新品的兩家現制茶品牌,自然不會錯過柿子這個寶藏。

這次奈雪的柿子茶新品,和國風藝術家李知彌聯名,搞出了一系列周邊,打眼一看就是紅火熱鬧、喜氣洋洋的美~

回歸飲品本身,這次奈雪用了咱陜西富平的柿子作為點睛之筆,加上桂花烏龍茶底,一下集齊了柿子和桂花兩種金秋元素。

可以說,奈雪這一杯真的很舍得放料,整杯都是Q彈軟糯的柿子,甘甜程度直線上升,但又被茉莉茶凍的清新引入另一個層次,果香,花香,茶香,結合得非常到位。

經典的綠妍茶底,加上能拉絲兒的柿子果肉,甜蜜的味道多了茉莉的清新,打成冰沙之后更加清甜宜人~
看官方介紹,柿子選用的是福建西南的新鮮紅柿,每喝一口,都能嘗到細滑軟糯的果肉,不過由于柿子本身足夠甜了,點單選少少少糖就可以。

當然,這杯喜柿多多能出圈,跟它吉祥如意的寓意也分不開,喝真喜柿,祝有喜柿,這樣的祝福誰能拒絕得了呢?

鮮芋仙與OATLY推出秋季限定“芋見好柿”燕麥杯,看介紹,燕麥奶和柿子冰沙有著絕美分層,但是外賣到手已經變得難舍難分,不過味道依舊是不差的。

頂部一顆完整的小柿子,如紅燈籠一般在半融化狀態的冰沙中浮浮沉沉,拿勺子一撈還能看到柿子里果凍一樣的“小舌頭”,甘醇的燕麥奶、新鮮的柿子、軟糯的芋泥和脆脆的巧克力燕麥片把各種口感極限堆疊,甜度上竟然拿捏得恰到好處。

就是整顆的柿子泡在里面,吃起來太費勁,想要撈出來全吃完就注定不會體面~而且冰沙化了會溢出來。

光看外形,這顆雪媚娘是個飽滿大柿子沒錯啦~

盒馬這個柿子雪媚娘,藏滿了火晶柿子的內陷,醇厚的奶油給柿子裹上了一層溫柔,米皮軟軟糯糯,口感上多了一絲嚼勁,吃一口,是會爆漿的綿密。來口熱茶作陪,一定會嘗到獨屬于秋天的魅力。

不過親測柿子皮容易在容器和手上粘破,吃的時候千萬注意,“露餡兒”就不好啦。

區別于以上要么還原柿子味道、要么還原柿子形象的單品,這個蛋糕卷的重點還在蛋糕上。

僅僅是從包裝里取出靜置,混著奶油的柿子內陷就會溢出來,配合細膩的蛋糕體,一口就是秋天豐收般的滿足。但不得不說,這款更多屬于“柿子風味”而不是“柿子味”,還原度有待提高。


別看新派柿潮搞出了各種花樣,其實傳統美味中也不乏柿子的身影——

萬物蕭瑟的隆冬時節,一個個紅紅黃黃的柿子點綴山間,成為清冷的北方冬日里一抹甜蜜的亮色,而鮮活的柿子逐漸在風霜中化形成掛著白霜的柿餅后,又變成了甜蜜著大西北的蜜罐。

陜西的柿子,是“柿界明星”,而因柿餅火起來的富平,更了解這個甜美非常的水果。

柿子化身柿餅,好比修仙,沒點天賦和資質,受不了風吹日曬的“劫難”,那是斷斷不行的。富平尖柿就屬于那種任督二脈被打得通透,天賦異稟,還吃苦耐勞的種子型選手。
采摘、削皮、掛曬……自然晾曬下架之后,還要人工剪掉多余的柿蒂和柿把,被“吊打”的半成品柿餅,還需被緊緊擠在一起“堆捂”,“出霜”后,才算是一只合格的柿餅。
外面是細膩的霜衣,內里是流心的蜜,軟糯可口的柿餅,其實蘊含著純天然的匠造用心。
傳統晾曬后的柿餅,它的柿霜是由柿子里面的糖分外滲,和冷空氣凝結而成,現在的烘干技術雖然達到了水分快速脫出的目的,但不能解決其糖分外滲的問題,因此,機器烘干的柿餅往往是很難上霜。再放入陶罐中存儲大概15天以上,讓柿餅柿霜更加濃厚,吃起來表皮更柔軟。

而富平柿餅最大的特點,就是咬一口暴擊靈魂的“溏心”。這蜜一樣溫潤半凝固的質地,全離不開工人師傅“捏心”的工序。晾曬過程中,為了促進軟化,每個柿子都得經過一番揉捏擠壓的“按摩”,才能有今天光彩熠熠、如甜蜜炸彈一般的柿餅。

當然,如此被時令嚴格限制的水果,做成柿餅也得經歷“天時”的考驗,從霜降摘下,掛曬的過程一般要經過長達40-50天左右,也讓人對柿餅有了更多期待~

每逢金秋,西安鐘鼓樓回民街的柿子餅攤前,便擠著一長串排隊等候的食客。而大皮院這家劉明柿子糊塔,也是很多甜食愛好者熟門熟路的地方。

火晶柿子壓入面粉,鏟入模具抹平,下油鍋就是咝咝作響的香甜氣息。炸完控控油,熱乎香脆的金色小太陽就落入食客手中,忍燙一嘗,咔嚓一聲,焦黃的外皮將味覺主場移交給香甜軟糯的內餡,這是最淳樸的滿足。

希望這口2元的柿子糊塔,依舊能和我們在限定的金秋之中相遇。

///
前賢《秋日食柿》謂曰:“秋入小城涼入骨,無人不道柿子熟。紅顏未破饞涎落,油膩香甜世上無。”嘗過這口“柿柿如意”,愿我們都能在“好柿”的保佑下,安安穩穩握住冬天的幸福。
*本文部分圖片由
奈雪的茶、天璽柿子小鎮提供
解釋權歸其所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3967.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