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真正的天津美食(閑憶衛(wèi)城天津美食從來都是可咸可甜)
發(fā)布時間:2024-10-29閱讀(28)
高峰
豆花和粽子,該甜還是咸?如果你在網(wǎng)上拋出這個問題,大概率會引來“甜黨”和“咸黨”針鋒相對的唇槍舌劍。一直就有所謂“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但在我看來,這只是個籠統(tǒng)而有時代局限的說法。以我生長的天津?yàn)槔?dāng)?shù)仫嬍尘蛷臎]讓我覺得甜咸水火不相容。
談到天津的吃,許多人會提到早餐,或按照當(dāng)?shù)厝说牧?xí)慣稱呼“早點(diǎn)”。因?yàn)樘旖虻脑琰c(diǎn)雖不及粵式或淮揚(yáng)早茶精致豐富,但也種類繁多,且有諸如嘎巴菜、卷圈等獨(dú)有的吃食。天津美食在早點(diǎn)里就體現(xiàn)了甜咸兼具的特點(diǎn)。
咸的早點(diǎn),除去嘎巴菜、卷圈外,還有豆腐腦兒、餛飩(清真叫菱角湯、牛肉做餡兒)。而甜的,有炸糕(某一時期宣傳的所謂“天津三絕”小吃之一的耳朵眼炸糕)、油茶面兒以及各式糕點(diǎn)等。
在我的記憶里,有些天津人,尤其是老人,早餐或甜或咸,而且有固定搭配。譬如咸味的搭配有老豆腐搭配窩頭、油酥燒餅搭配餛飩。而甜味的則有爐元兒(某清真糕點(diǎn)店制作的一款很簡單的蛋糕)搭配油茶面或紅茶,或是牛奶加糖外加一枚煮雞蛋。
更有意思的是,在天津早點(diǎn)中,有一些吃食本身可甜可咸。以燒餅為例,咸的燒餅有芝麻燒餅和油酥燒餅,當(dāng)然還有燒餅夾里脊、醬牛肉,以及我兒時的摯愛牛肉餡燒餅——這本是天津一家以吊爐燒鴨聞名的飯莊的特別出品,可惜已經(jīng)絕跡多年。而甜的燒餅有麻醬燒餅,以及一些填紅果(山楂)、豆沙餡的油酥燒餅。
我對后者并不十分感冒,卻唯獨(dú)喜愛天津的麻醬燒餅。不同于他處普通芝麻燒餅內(nèi)夾麻醬糖餡兒的麻醬燒餅,天津的麻醬燒餅通體黑褐色,略厚于普通燒餅,構(gòu)型呈螺絲轉(zhuǎn)兒。制作時將炒化的紅糖麻醬鋪在面皮上,然后卷起,而后烘烤。整個燒餅被麻醬的紅糖沁潤,無論熱食涼食皆宜,一層層撕著吃,別有一番情趣。
后來,我去海外念書,和同窗老鄉(xiāng)聊起家鄉(xiāng)的麻醬燒餅,依然興奮不已。

麻醬燒餅
除去燒餅,天津早點(diǎn)中的油炸類面食亦是有咸有甜。咸的例如幾乎大江南北都有的油條,天津叫果子,盈尺長、棗紅色、焦香酥脆。還有果篦兒(經(jīng)過炸制得很薄的起泡面皮)和荷包蛋(面團(tuán)內(nèi)填雞蛋后封口炸熟)。而甜的呢,有糖皮兒,長方形面皮撒上紅糖下鍋,炸至棗紅色。

果篦兒和果子,煎餅果子的兩大材料
這些還只是同類的食物中的甜咸并存。而在天津的早點(diǎn)中,還有一種食物本身就可甜可咸,它就是大江南北早餐桌上極為普遍的一樣飲品:豆?jié){。
天津的甜咸豆?jié){(本地人叫漿子)很簡單,就是加鹽或加糖。關(guān)于咸豆?jié){,我聽過一種說法,就是加鹽是由于昔日體力勞動者(天津先有漕運(yùn),后開埠通商,又是工商業(yè)重鎮(zhèn),故而體力勞動者很多)出汗很多,為了補(bǔ)充鹽分,故在漿子里加鹽。
提到天津的漿子,不得不特別說一句,豆?jié){是用大鐵鍋熬出來的。我雖然不懂其中奧妙,但這樣做出來的豆?jié){,豆香十足,入口微有清苦,而后回甘。豆?jié){上會起油皮,遠(yuǎn)非那些用豆粉或豆?jié){機(jī)做出的豆?jié){所能比。
還有一些天津的早餐,雖名字相類,但實(shí)際上甜咸迥異,比如咸的面茶與甜的油茶面兒。
面茶叫茶而非茶,是用糜子面熬成的稠粥,再撒上麻醬和芝麻鹽兒(芝麻碾碎與椒鹽混合炒制而成)。有些食客或店家會選擇“雙上芝麻醬”,即先盛半碗面茶,鋪一層麻醬,再加半碗面茶,然后鋪一層麻醬并撒芝麻鹽兒。

滿滿一碗面茶
油茶面兒是一種用香油加糖炒制的面粉,外加各類果仁果干的方便食品,用熱水沖開即食。據(jù)說有人在家中自制,但我通常是到售賣爐元兒的糕點(diǎn)店里購買現(xiàn)成的。

甜香的油茶面兒
無論是家中便飯還是酒樓宴席,在天津人的正餐中,也總有甜菜的身影,從尋常的糖餅、豆包兒到入席的拔絲類菜品,不一而足。
有一本1977年編纂出版的《天津菜譜》中把甜菜專設(shè)一類,收錄的菜品多達(dá)36道。除去專門的甜菜外,許多菜品本身的口味就是甜咸交融,比如冰糖肘子、糟熘三白等等。
曾有一家格外火爆的天津風(fēng)味小餐廳,他家的黑蒜子牛肉粒和新加坡牛柳(自晚清起,新加坡就與天津頗有淵源)一直是我從小就愛吃的。還有一道菜叫水果魚條,用海魚肉切段兒,裹糊油炸,淋水果炒制的汁兒,想來當(dāng)時應(yīng)當(dāng)挺受小朋友歡迎。
提到甜咸交融,就不得不提甜面醬,也稱面醬。正是它,使得天津的許多菜肴小吃有了甜咸兼具的味型。最為典型的就是當(dāng)下已享譽(yù)南北的煎餅果子。煎餅果子中的醬就是甜面醬。

煎餅果子已經(jīng)全國知名
使用甜面醬做蘸料的吃食,還有烤鴨和類似的春餅和(讀“huo”音)菜。我從小喜歡吃面醬,因此可以直接用生菜或小紅水蘿卜兒(類似French radish,但沒那么辣)蘸醬食用。
面醬作為烹調(diào)佐料更是不勝枚舉,熬魚燉肉都會用到。但我特別想說的,是最樸素的炸醬面,它是津京一帶非常普遍的家常食品,也是我至今難以割舍的家鄉(xiāng)風(fēng)味。
據(jù)家中老人講,過去北京人家炸醬多用黃醬,而天津則多用面醬。具體到各家廚房,則很可能比例不一,比如一半黃醬一半面醬、三分黃醬七分面醬等。
其實(shí)許多事情就如這炸醬該放多少面醬和黃醬一樣,沒有一定之規(guī)。如果別人和你的口味、配方不一樣,也大可不必大驚小怪甚至指指點(diǎn)點(diǎn),而對于不同水土、地域文化和歷史而形成的差異,飲食也好、方言也罷,尊重并去體驗(yàn),這不正是人間之樂嗎?
責(zé)任編輯:錢成熙
校對:張艷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652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