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江蘇紅燒鯽魚最正宗的做法(紅燒鯽魚熬刀魚)
發布時間:2024-11-13閱讀(15)
在家鄉連云港,有“寒刀夏鯉”的說法,意思為鯽魚冬天好吃,鯉魚夏天好吃。然而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尤其在連云港沿海的區縣,淡水魚(鯉魚尤甚)已漸漸淡出餐桌,鯽魚一般用在冬季火篤(du二聲)魚豆子、祭灶、除夕年夜飯等。
一般情況下,海魚滋味優于江魚、江魚優于大湖魚、湖魚優于河魚、河魚優于塘魚。所以連云港“富海、少湖、少河、多塘”的地理條件下,淡水魚多產于小池塘中,由于水體缺乏流動,當地的淡水魚大部分會有一些“泥漬”味。
由于地處沿海,擁有大量魚類滋味中最優的海魚,而新鮮的海魚確實適用于那句經典的描述:最好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鍋熱入少量油,入蔥姜辣椒熗鍋,倒足水燒開,將魚放入(魚不煎,俗稱“穿湯下”),大火燒開,小火慢燉,即能鮮味四溢。“熬”海魚只放很少的調味品,傳統的做法連醬油都不放,說是醬油“改味”,掩蓋了魚本身的鮮味。 凡此種種,導致海邊的居民大多不善烹調有點“泥漬”味的河魚。
然而灌云、灌南兩縣的鯽魚做法與口味卻相當好。細想其原因,大體可以歸結于以下兩點:首先是兩灌處于淮揚菜系的影響范圍內,本身兩灌地區的菜品在連云港就最講究;其次兩灌(灘涂居多)相對連云、贛榆,并不真正沿海,而東海是重鹽重辣的徐州菜風格。因此想在食材本身存在一定缺陷的情況下,做出好的滋味,務必需要下點工夫。
書歸正傳,兩灌鯽魚做法的精髓在于:精細處理、裹面煎制、醬油嗆味、慢(火篤)收湯等方面。利用以上的烹飪手法,將鯽魚的鮮、香充分展現,去除和掩蓋點“泥漬”味。好的烹飪在于取長補短,博采眾長,但愿我家鄉的美食能多多傳承發展、創新改進,讓更多的朋友品嘗到。謝謝支持!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