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正宗的嵊州老字號小吃(嵊州小籠炒年糕)
發布時間:2024-11-13閱讀(12)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潘駿 文/攝
上周,杭州吃貨縉云燒餅總部的稿子(詳情戳這里)發出以后,后臺粉絲們的反應非常熱烈,都說這家店的燒餅和餛飩一看就正宗,紛紛表示要去拔草解饞。同時,我們也面向各位吃貨征集,你吃到過來自家鄉的正宗小吃嗎?有人在吃貨圈給我們推薦嵊州小吃。嵊州小吃的三寶:小籠包、年糕、榨面可以說是常年在外的游子最牽腸掛肚的念想。
之前去嵊州采訪,嵊州小吃行業協會的會長,向我推薦了一家在杭州的嵊州小吃,能得到會長的認可,這家門店想必不一般。吃貨尋味小分隊決定過去看看。前幾天,記者找到了這家“傳說中”的嵊州小吃店,就開在綠地廣場二期寫字樓一層,距離遠洋樂堤港很近,位置可以說是非常優越了。

與杭州一般的嵊州小吃不同,這家店門頭顯目,走進店內十分敞亮。

店內面積100多方,記者數了下,可以同時容納50人一起吃,墻上掛著嵊州小吃的傳說故事。

招牌上赫然掛著嵊州的招牌美食:小籠包、雞蛋煎餃、餛飩……都是正宗的嵊州味道。

寬敞的操作間里,幾位師傅熱火朝天地忙活著,包小籠、燒年糕……雖然已過早飯飯點,還是有不少客人陸陸續續趕過來吃個小籠,“一客小籠又或者一碗豆腐年糕,解決一頓飯,方便又落胃。”
小吃店的主理人是嵊州人張童,他2008年和家里親戚從嵊州走出去,到北京開嵊州小吃店。2011年,在北京打拼了3年的張童,因為在杭州修車的他舅老叫他來杭州開嵊州小吃的。最早在假山路,然后在鳳起路,最后在去年年初把店開在了這綠地廣場。而現在的這家店,在嵊州小吃統標工程的政策扶持下,成為了嵊州小吃在杭州的旗艦店之一。

而張童本人也成為了嵊州小吃杭州聯絡站的站長,他說在杭州大大小小的嵊州小吃有600多家,作為站長,要幫助在杭創業的老鄉,解決困難。杭州有很多嵊州老鄉,他們想吃家鄉的小吃就可以來,這家店夠寬敞,老鄉們可以把這里當做聚會交流的驛站。

最開始,嵊州人擔心家鄉沒什么名氣,加上“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會念,于是他們借助杭州名號在外做生意,結果“杭州小籠名”號打出去了,根源地嵊州卻被隱藏了。標準的嵊州小籠餡兒分鮮肉和豆腐,連皮也有薄皮和發面兩種。
張童的這家店,小籠包做的是發面,手腳麻利的包好一屜,七個八個屜成高高一摞。蒸個幾分鐘端上來,包子皮厚實帶有韌勁,被里面的鮮肉餡汁水浸潤地油光發亮,再蘸一點米醋,實在滿足。


豆腐包是用薄皮包的,這就對師傅的要求比較高了。成品既要出湯,又不能全成了湯,包子皮則一定要包到8-10個褶皺才可以。吹彈可破的包子皮里裹著沉甸甸的嫩豆腐,又鮮又甜。


作為三寶的另一寶,嵊州炒年糕,雖然名為炒年糕,但它最大的特色在于“帶湯”,先炒后煮,年糕的醇香和湯汁的鮮美相互交融,獨具風味。

首先,年糕必須要條條分明,其次再把豆腐、雞蛋絲等一起炒開,加水煮沸后,就是一碗最傳統正宗的嵊州炒年糕。如果想吃的高級點,可以再炒的時候,加入糟肉,糟豬肉、糟雞肉、糟鴨肉都是可以的。

這樣的小籠加年糕,你也打算來一套嗎?在杭州,你吃到過來自家鄉的正宗小吃嗎?歡迎留言給我們爆料,與我們互動。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1816.html
上一篇:家鄉美食記憶(話說家鄉的美食)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