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12)
提要:一斤黃豆放多少石膏能做出好吃的豆腐?
黃豆這種農作物在我國真的是備受喜愛,黃豆的吃法真的是多種多樣,黃豆沒有成熟的時候就能夠吃毛豆,成熟之后的黃豆能夠發豆芽、做豆漿、豆腐、豆腐腦、醬油、豆醬、千張等等,可以說小小的黃豆真的是被物盡其用了。

我們知道想要做成豆腐需要凝固劑,而凝固劑的種類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會有自己當地比較有特點的制作豆腐的方法。今天這里所說的石膏就屬于豆腐凝固劑的一種,用石膏點豆腐這樣的做法都在南方地區使用,石膏豆腐的水分比較較大,口感上要更加細嫩。而北方地區多用鹵水或者酸漿點豆腐,這兩種凝固劑做出來的豆腐含水量較少,口感要更加老一些,不過豆腐的香味要更濃些。另外還有內脂豆腐,這種豆腐是一種比較新型的豆腐品種,使用的凝固劑是葡萄糖酸-δ-內酯,這種凝固劑的出豆腐量較大,更加細軟。

使用石膏點豆腐需要用多少石膏,這里只能給出一個比較大概的量,因為做豆腐的師傅一般都有自己的方法,石膏的使用量多少要考慮很多的因素,石膏的使用量需要根據天氣變化、水質、豆漿溫度和濃度、豆腐的口感要求等因素都會影響到石膏的使用量。過去常說“一升豆子四兩膏”,有經驗的老師傅做豆腐的時候都是有自己的竅門的。
石膏的使用量的多少也并不一定就是固定的數字,一般都是一斤豆腐使用7克到13克左右的煅燒好的石灰。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傅根本就不需要稱石膏的量,而是先將石膏粉溶解之后,然后緩慢的倒入豆漿當中,一邊倒一邊攪拌,當看到豆漿當中出現黃豆大小的顆粒狀凝固物的時候就可以停止到石膏水了,這樣就能夠做出來好吃的豆腐了。而石膏最好是使用燒熟之后的,這樣的石膏做出來的豆腐更好吃。

這里分享一個比較簡答的家庭豆腐的制作方法,首先挑選一斤品質很好的黃豆,將里面的壞子、干癟的黃豆剔除,然后放入清水當中浸泡8個小時做,然后將水分瀝干,放入清水6斤,磨成豆漿。豆漿磨好之后濾出豆漿渣,然后上鍋煮熟。煮豆漿的時候一定要不同的攪拌,并不斷將出現的泡沫、渣滓濾出來,反復煮沸3次即可。然后等豆漿的溫度冷卻到90攝氏度的時候就能夠開始點豆腐了。將準備好的10克左右的煅燒好的石膏粉用100克的清水溶解,緩慢的倒入豆漿當中,并不斷的攪拌,等到豆漿當中出現凝結的顆粒物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攪拌了。將豆漿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當中,覆蓋上紗布,用重物壓上去,一般15分鐘左右就能夠最好了。
這里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2469.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