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14閱讀(21)

我國是肉類生產和消費大國,消費量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四分之一。隨著肉類消費的增加,關于食用肉類消費對人類健康的負面消息也日益增多。特別是2015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加工肉制品列為1類致癌物,紅肉列為2A類致癌物質。

看到這您肯定很震驚也很疑惑:為什么美味的肉還會致癌?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
No.1
什么是紅肉和加工肉制品?
紅肉是指原料肉為紅色,并且在加熱之后顏色不會變白的一類肉,包括牛肉、豬肉、小牛肉、羔羊肉和馬肉等。

加工肉制品是指經過腌制、風干、發酵、熏制或其他為增加香味或改善保存而處理過的肉類。

No.2
那么吃肉到底好不好呢?
肉當然要吃,但不能多吃。肉類是蛋白質和脂肪的重要來源,對于人體發育、智力發育和機體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時,進食過多紅肉尤其加工過的紅肉與心血管疾病、腫瘤的風險升高有一定關系。指南中對平均每日肉類攝入量的推薦是50~75克。

No.3
它們是怎么致癌的?
主要是來源于紅肉的膳食脂肪、血紅素、亞硝基化合物、雜環胺、N-羥(qiǎng)乙酰神經氨酸以及多環芳烴都能夠促進癌癥發展,機理非常復雜。

No.4
血紅素是什么東西?
血紅素是一種鐵卟(bǔ)啉( lín)化合物,鐵(Fe)原子位于其原卟啉環內,通過N-Fe鍵與四個吡咯環結合。
它有a、b、c三種主要的變體,其中血紅素b更容易釋放出游離血紅素,是哺乳動物中最豐富的存在形式。

血紅素主要存在于哺乳動物肌肉中的肌紅蛋白、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細胞色素中,禽類只含有少量血紅素。多種機制可能導致血紅素促進癌變,比較復雜。
No.5
它們和癌癥關系確定了嗎?
近些年來,支持結直腸癌與紅肉,尤其是加工后的紅肉攝入之間存在聯系的數據占據了一定優勢。
與前列腺癌之間關系的研究并不支持二者之間存在獨立的正相關性。加工肉制品攝入與患乳腺癌的風險呈正相關,但紅肉攝入無顯著影響。
與紅肉、加工肉攝入可能相關的其他癌癥包括食道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腎癌等,但因受諸多因素影響,目前尚無定論,缺乏大量的確證研究。

No.6
為什么這個關系不好確定?
雖然紅肉及加工肉制品中脂肪、亞硝酸鹽、血紅素、雜環胺等不利因素具有引發腸道細胞毒性、基因突變以及危害腸道健康的可能性,但目前的研究結果不足以明確證明紅肉及加工肉制品能夠引起癌癥。

主要是因為如下幾點:
1、膳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機制非常復雜。
2、人體腸道細菌也會作為中介因素參與其中發揮作用。
3、不同類型的肉類及加工肉制品之間的存在差異。
4、膳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機制非常復雜。
5、流行病學方法可控性較差,干擾因素多,動物模型終究與人體有一定差異。
6、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得的數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等等。
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既能享受肉類美食,又能盡量遠離癌癥?
提倡食物多樣性和膳食平衡,少吃加工肉制品和紅肉,多吃膳食纖維含量高的全谷雜糧、薯類、豆類,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綠葉蔬菜。另外選擇恰當的烹調方法,降低烹調溫度,熏烤煎炸的方法容易產生有害物質,而燉、煮、蒸等方法則要好得多
溫馨提示
文 | 畢曉峰
圖 | SOOGIF
文章首發于公眾號【防癌畢說】
歡迎轉發,如需轉載請與我聯系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7385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