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蒸饅頭要涼水蒸還是開水蒸(蒸饅頭時冷水上鍋)
發布時間:2024-11-19閱讀(9)

蒸饅頭時,應該“冷水蒸”,還是“熱水蒸”?
為什么蒸出的饅頭,發硬還回縮?
有沒有一套簡單的技巧,能迅速學會做饅頭?
今天,懶喵就開門見山,跟大家聊聊有關饅頭的話題。
蒸饅頭,用冷水還是熱水?
在做饅頭的過程中,我們會用到發酵劑來發面,主要有酵母粉和老面這2種。由于老面需要的發酵時間較長,不好操作到位,在酵母粉普及以后,已經鮮少有人在用了,很多人都換成了用酵母粉來發酵做饅頭。
蒸饅頭時,用冷水蒸,還是熱水蒸,跟我們使用的發酵劑密切相關。
【用酵母粉發酵的饅頭,得用冷水蒸】

用酵母粉發面做的饅頭,我們應該用冷水上鍋蒸。這是因為酵母在發面的過程中,對溫度要求很高。如果直接熱水上鍋蒸,在二次醒面沒到位的情況下,會很快將面團中的酵母殺死,同時沒發好的面團中的面筋也會遭到破壞,失去伸展余地,導致饅頭吃起來硬邦邦。
用冷水蒸饅頭,可以給饅頭的發酵留有更多的時間,某種程度上相當于延長了二次醒發的時間。隨著水溫慢慢增高,二次醒發也完成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就會比較暄軟,口感也會更好。

【用老面發酵的饅頭,得用熱水蒸】
用老面做引子發酵的饅頭(肥面饅頭),如果醒發時間過長,內部會出現很多氣孔,吃起來沒有嚼勁,因此更建議用熱水蒸。不過老面發酵的過程中,容易使面團發酸,這時候就需要加堿來中和酸味,而堿加過多,又會影響饅頭的口感和營養價值,不好操作。因此,大家完全可以用天然發酵劑酵母粉來進行發面。
因為目前大部分朋友做饅頭,用的都是酵母粉發面,并且冬天天氣較冷,發面需要的時間更長,二次醒發不容易到位,因此,大家記得用冷水蒸饅頭。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熱水蒸饅頭,口感會發硬,還容易夾生。

除了蒸饅頭時用的水,會影響到饅頭口感外,在做饅頭時,還有一些細節方面如果做不到位,也會導致蒸出來的饅頭,吃起來口感不佳。 對此,我給大家總結了蒸饅頭時的3大技巧,可以幫助大家蒸出一鍋暄軟不塌的饅頭。
【技巧1:用溫水 白糖先化開酵母】

有些朋友做饅頭時,會直接將酵母粉倒入面粉中,再加水和面。這種方法不利于激發酵母菌的活性,會大大延長發面需要的時間。特別是在冬天室內溫度很低的情況下,更加影響發面的速度。
我們應該在和面前,先把酵母粉化開,即先將適量酵母粉倒入碗中,加一小勺白糖,再倒入少量溫水,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將調好的酵母水倒入面粉中。每100克面粉放1克酵母粉即可。這種做法可以充分激發酵母活性,提高發面速度,節約發面時間。
【技巧2:和面、發面、排氣按標準來】

先說說和面到位的標準,可以總結為2個字,“三光”(光滑),即“盆光”、“面光”、“手光”。這個過程中,如果經驗不足,不要急著一次將水加到位,要分多次加水和面。覺得面硬了就加點水,覺得面過軟就加點面粉,在面團達到不軟不硬的狀態時,就能達到“三光”的標準了。

再說說發面到位的標準,和好的面團發到原先體積的2倍左右,表面看到一些氣泡,用手指按下面團,很軟不回彈,就說明一次醒發到位了。在一次發面的過程中,要用濕布或鍋蓋蓋著,如果天氣冷,可以在面盆下面放一盆熱水,這樣醒發的時間會更快一些。
經過一次發酵后的面團,再揉成光滑的饅頭形狀后,還要進行二次發酵。將饅頭放入蒸鍋中,蓋上鍋蓋醒發15到25分鐘左右,看到饅頭又大了一圈,手指按壓表面能緩慢回彈,就說明二次發酵到位了。

最后說說排氣到位的標準,經過一次發酵后的面團,要進行充分排氣,當將面團揉到光滑、緊實的程度,大小跟沒發之前差不多時,就說明排氣到位了。如果發現蒸出來的饅頭表皮坑坑洼洼,內部氣孔不均勻,或是蒸好后出現回縮,很大原因就是因為排氣這步沒做好。
【技巧3:蒸好的饅頭等5分鐘后再開蓋】

在前面一切都做到位的情況下,如果發現蒸出來的饅頭破皮塌陷了,很可能和最后一個小細節有關,就是開蓋過早了。蒸好的饅頭,關火后不要急著打開鍋蓋,不然饅頭表皮很可能會被水蒸氣打濕,導致破皮、塌下去。最好在關火5分鐘后再開蓋,這樣鍋里的蒸汽已基本消失了。
【懶喵心得】

上面的一番分享,可以說是將蒸饅頭時的一些技巧和注意事項,總結得非常細致了。在蒸饅頭用的水上,如果是酵母粉發面做的饅頭,一定記得用冷水蒸,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會更加蓬松。
此外,還給大家總結了蒸出一鍋好饅頭的3個技巧:用溫水 白糖先化開酵母,和面、發面、排氣按標準來,蒸好的饅頭等5分鐘后再開蓋。學以致用后,新手小白也能蒸出一鍋松軟可口的饅頭,暄軟不塌。
用大白話聊美食,我是懶喵,喜歡美食的朋友,可以隨手點個關注噢~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