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各地特色美食故事傳說(宜昌三國美食故事匯)
發布時間:2024-11-24閱讀(26)
猛張飛繡花粗中有細 張三叔哄娃細中有戲
文/ 向 東
三國古戰場宜昌坊間有句歇后語:“張飛繡花粗中有細,張飛哄娃娃細中有細,細里有戲。”猛張飛繡花,粗中有細,盡人皆知,是夸粗猛的大將亦能干細活,智勇雙全。但張飛哄娃娃怎樣細致?且細出了什么軼事戲文?知之者或不太多,而唯我宜昌老人們酒后茶余戲之甚多,讀者欲知其詳,且聽老宜昌沿江“油貨茶館”的老饕,老茶客,從劉阿斗“樂不思蜀”娓娓道來“。

公元255年,司馬昭派鄧艾統大軍攻打蜀國,劉禪阿斗皇帝聽信宦官奸言,不顧蜀漢群臣反對,自縛雙手逼群臣向魏軍投降。
投降國君劉禪被鄧艾從成都押往洛陽,司馬昭封劉禪為“安樂王”,賜給劉禪金錢美女和寬大住宅。劉禪阿斗安樂于洛陽,漸漸忘了亡蜀喪國之恥。
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命蜀人上場演蜀戲。原蜀國舊官觸景生情,想到蜀破家亡,當了一國俘虜,都難過得低下了頭,唯阿斗若無其事,搖頭愰腦,看戲看得樂呵呵,笑咪咪。司馬昭覺得很奇怪,便問阿斗道:“你還思念蜀國嗎?”

劉阿斗不加思索立即回答道:“洛陽有肉吃,有酒喝,有美女,有戲看,我還想念蜀國干什么?”司馬昭聽后,啞然一笑無語。
劉阿斗身旁,原蜀舊臣郤正聽劉禪說樂不思蜀,心中對舊皇阿斗既悲憐,更憤慨,便私下對劉阿斗說:“主公,若晉公再問你,是否思念蜀國,您可千萬不能再回荅不思念了,主公您先人的祖墳都在蜀地,劉氏后人怎能忘了自己祖宗?不思祖宗,豈不被人恥罵?主公應換一種比較委婉的方式來回答,表達自己不忘祖先,不忘對自己從小長大的故土的思念,說不準晉公會憐憫您,放您回故地。”劉阿斗點頭會意。

事隔不久,在又一次宴會上,司馬昭又一次向安樂王劉阿斗問起,是否思念蜀國故土之時,劉阿微微擠柔雙眼,裝哭道:“蜀國什么我都不想!我只經常想念我小時侯,我父皇帶我出皇宮,逛御街,帶我吃那種胖乎乎,圓嘟嘟,咬一口香酥酥,焦甜甜,麻容容,又糍糯糯,軟和和的炸口麻圓,太巴適!太安逸啦!我已好久沒吃了,我特別特別思念吃炸口麻圓!”
司馬昭聽罷,不由感嘆道:“牛兒尚知跪乳,鳥鴉也曉反哺,這安樂王竟如此貪戀安樂而忘祖,忘宗,忘家,難怪世人都嘆,諸葛孔明聰明一世,晚年偏輔了這么一個扶不上墻的泥巴砣!”更加鄙視劉阿斗。
此丑聞軼事傳到坊間,很快沿長江沿線,隨擺龍門陣,擺上白帝城,擺出西陵峽南津關,擺進宜昌沿江吊樓茶館……
人們都為劉阿斗忘祖,忘國,而不忘炸口麻圓而無比憤慨!無比羞恥!尤其是老宜昌人更加懊悔,他們懊悔趙子龍,當年不該在宜昌長坂坡拼死七進七出曹營,救出了劉阿斗一條小命!
痛惜忠烈糜夫人,真不該大義舍身投井,保劉阿斗死里逃生!早知阿斗乃這么不知羞恥的人渣,軟骨頭,真應該早把阿斗扔井了之,亦少一樁羞恥事。劉禪亦似從坊間一片國罵聲中,從晉公司馬昭鄙夷的眼光中,悟出了自己這種回荅更不對。劉阿斗絞盡腦汁苦苦思索,蜀國到底有什么值得自己思念呢?能引起人們的忴憫同情呢?劉禪又有了新的想法。在又一次宴會上,司馬昭既鄙夷又取笑取樂安樂王劉禪道:“你還思念蜀國嗎?”
這次劉阿斗成竹在胸,無比懷念地說:“我以前說很思念炸口麻圓,答錯了!這回我搜盡蜀國萬物,已大多淡忘了,但最使我難忘的應該是我兒時最初最美好的味道!也就是張飛張三叔專為我精心熬煮的一一甜漿飯!最最好吃的甜漿飯!”

“甜漿飯”,劉阿斗一語道出,亦引出本文撰寫“宜昌三國美食”故事的美食主題巴楚甜漿飯。劉阿斗為何對兒時最初的美味甜漿飯念念不忘呢?話題又要轉到宜昌長坂坡戰役。趙子龍單槍匹馬拼死七進七出曹操軍營,方救出劉備四十六歲始的劉裔獨苗阿斗,趙子龍把阿斗交給劉備,劉備見到兩歲阿斗姣兒又驚又喜又恨之余,竟將阿斗擲于地,慍而罵之:“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云忙抱起阿斗,連連泣拜:“云雖肝腦凃地不能報也”。
我們且不論劉備摔阿斗是真摔?還是假摔?也不評這是劉備收買籠絡人心?或是真心惜才?總之,是摔了阿斗。關鍵問題是方兩歲的阿斗,本在趙云懷甲捆束下苦戰半日受驚受累,在枯井斷墻旁又失去了從小將息親近的養娘靡夫人,又經劉備這一摔之下,竟終日哭哭鬧鬧不休,哭得聲啞,力竭面紫,且不吃不喝。雖找來幾個乳娘,無奈阿斗只認養母糜夫人,連生母甘夫人亦覺生疏,只顧哭鬧。
劉備雖長坂坡失去了兩個女兒,也無如阿斗姣兒哭鬧拒食而如此心痛,眾將亦干作急而無可奈何。還是軍師徐庶元直悄對三將軍張飛道:“三將軍乃阿斗親三叔,親三叔平日在軍中最能粗中有細最有名,阿斗親三叔當年在涿卅殺豬賣肉,最懂什么肉最好,最好吃;主公兵敗不思茶飯,是三將軍親做了骨湯拌面,為主公開胃進食;桃園三結義是三將軍親做了腱子肉,兄弟同心力斷金,美名千秋;三將軍在涿卅賣肉時發明了灌腸,薰腸,譽滿巴楚;還是張三將軍用郭場雞香香退了曹操的大隊追兵……只有張三將軍有勇有謀,膽大心細,阿斗的親三叔一定有辦法,用最好最巧最美的美味,哄得親侄兒阿斗不哭不鬧又吃又笑!”
張飛本是耿直熱血漢子,平時也確能急中生智,粗中有細,此時被軍師徐庶幾頂高帽子,戴得張飛張三叔推不脫,也取不下。立即笑咪咪抱起阿斗又逗又哄,待阿斗不哭不鬧時,又用小匙在飯桌上挖了小匙,巴楚地方犒軍佳肴,用泡黃豆磨漿,不點鹵加青菜臘肉碎煮的懶豆花,小阿斗不知是哭鬧累了?還是幾天來確實餓了,竟張開小嘴巴“吧!吧!吧”連吃幾口,還張開小口望三叔笑了,劉備見之笑了!三軍笑開眼了!

張飛見阿斗吃上了懶豆花漿汁,雖然高興,但親三叔卻嫌光喝漿汁,喂不飽小阿斗肚皮,加點米飯同喂,張飛又嫌軍隊米飯太硬,怕小阿斗吃了哽不消化。張飛想呀想呀,竟想出了用煮豆花的漿水汁,同好白米用小土缽細煮精熬,煮成半稀不干的漿水汁飯,再拌入瘦肉碎和青菜碎,沒想到,小阿斗竟喜歡吃,而且愛上了這一口!更愛上了勇猛心細,細得會煮小兒飯的好三叔。
此后巴楚地域又多了一道小兒隔奶的最佳輔食。因為是黃豆磨漿煮成的飯,而且味道清新微甜,又是張飛發明的,故稱“張飛甜漿飯”。張飛甜漿飯千百年來,不僅成了巴楚地域小兒隔奶的最佳輔食,也一直是蜀軍中的營養“病號飯”流傳至今。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時,以及知識青年下鄉缺油少菜時,做張飛甜漿飯,給這代人都留下了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5181.html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