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晉北特色美食排行榜(冀南豫北一帶地方風味美食)
發布時間:2024-11-30閱讀(15)
小白美食秀,小白秀美食。歡迎您一如既往的關注小編頻道。生活簡單,知足常樂,是極簡的人生哲學,卻也是最好的人生哲學。簡單的菜飯,有酒,有書,就是最美好的日子。

這道菜在我們當地可以說家喻戶曉,家家平常都要吃,可以燉著吃,可以煎著吃,可以炒著吃,吃法也多種多樣。也是我們這里三道飯盒九大碗的主要食材。不賣關子了,我說的這道食材叫做皮渣,它屬于冀南豫北一帶的一種美食,它也是我們做大燴菜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

雖然多年不在家鄉了,現在居住這里根本看不到皮渣的影子,每次家里親戚或朋友過來的時候,都會要求帶一些皮渣過來,家里的味道永遠是那么好吃,吃不到的時候自己也只能親自動手做了。

皮渣還有個經典故事呢?給您所一說。相傳有一戶王氏窮困人家,家里來了幾個親朋好友,主人要招待客人,家里窮,買不起肉,收拾家里的粉條粉皮做大鍋菜招待客人,可粉條已吃完,剩下一堆粉條渣,煮了一會覺得太稀,于是勾上粉芡,鍋里變稠了,同其它菜類、豆腐一起放入鍋中做成了常吃的“大碗燴菜”.客人吃時,每吃到這種松軟食物時,總覺得別有風味,有個人就問了:“你這是啥東西?”主人想了想:這東西是粉條的渣做的,就隨口說道:“這是自家釀制的‘皮渣’,”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還想吃,主人嘗了后,也覺口味不錯,于是皮渣誕生了。

皮渣就像傳說的一樣,口感軟糯,別有一番風味。大人小孩都特別喜歡吃,如果您沒吃過小編給您介紹一下做法,您在家也可以試著做一下皮渣,嘗嘗我們當地的風味吧。
話不多說,小編先介紹一下皮渣的做法吧。
原料:粉條、紅薯淀粉
配料:蝦皮、蔥、蒜、姜、生抽、鹽、十三香
制作方法:
1.蔥去皮已經切末,蒜去皮切末,姜洗凈切末,粉條用開水浸泡發軟,備用。

2.紅薯淀粉加入適量清水,如果有高湯最好不過了,沒有高湯就用清水代替,調成稍微粘稠一些的面糊,分別加入蒜末,姜末,蔥末攪拌均勻,接著放入蝦皮、生抽、十三香和少許鹽拌勻。

3.將泡軟的粉條放在調好的面糊中,這里強掉一下,粉條和淀粉的比例基本上為1:1的比例,粉條稍多,這樣的比例做出了皮渣不散,勁道。
4.面糊和粉條攪拌均勻后,放在盆中鋪平,用保鮮膜封口,上蒸籠蒸60分鐘,晾涼即可。

下面就是煎皮渣了。
原料:皮渣
配料:食用油、醋、蒜、鹽
制作方法:
1.皮渣晾后形成粉疙瘩,切成大小均勻的片。蒜去皮切末,備用。

2.起鍋燒油,放入切好的皮渣小火煎至兩面發白,即熟。為了使煎好的皮渣吃的口感酥脆,接著煎至金黃,比較費時間,炸制其實口感更好,但是,飲食健康少油,還是煎著吃。

3.取小碗,放入醋、生抽、鹽和蒜末,倒入適量水攪拌均勻,調成料汁。
4.煎好的皮渣裝盤和調好的料汁一起上桌即可。

溫馨提示:蒸皮渣的時候,比例配比好,確保做出的勁道有彈性,再就是面糊要盡量稠一些,太稀會掛不住粉條,做出的皮渣不成型。煎皮渣需要多煎一會,如果想吃軟一些的,煎至兩面發白即可。
悟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或許我的唯一愛好就是做美食吧。廚房,是我獨處的地方,一來到廚房,一切的高興與不高興都會煙消云散。味覺記憶帶我回到最初兒時的下廚時光,碎片似的回放讓我可以重溫當初的生澀廚藝。爸爸,是我在廚房里長大的啟蒙老師,外婆,是我手工面食的良師,傳承她們的手藝。食物也是有情感的,親手用心做出的美食,似乎賦予了美食生命一樣。
感謝您一如既往的支持與厚愛,小白美食秀,小白秀美食,每天給您不一樣的美食體驗,愿美食能帶給您好心情,再一次的希望您評論與點贊,您的支持就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48918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