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四川特色小吃水豆花(天府旅游美食舌尖上的非遺)
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20)
7月20日,四川省“天府旅游美食”發布儀式上正式推出了100道全川最具代表性的省級天府旅游美食、10條“天府旅游美食線路”產品和809道市(州)級天府旅游美食。
為此我們特推出【天府旅游美食·舌尖上的非遺】專欄,展示巴蜀飲食文化的無盡魅力和深厚內涵。
一勺輕盈如雪的豆花
一碟香紅鮮辣的蘸水
一碗晶瑩剔透的米飯
“三位一體”
喚醒富順人的一天
走進千年古縣
尋覓那一縷清透的豆花香
如果說豆腐是中國人的千年記憶,那么豆花便是這記憶中的一抹意外的溫柔色彩。
傳說一位販鹽商人來到富順的餐館,等不及炒豆腐上桌,見尚未成型的豆腐正在鍋中悠悠燒煮,催著店家趕緊上桌。店家無法炒制未充分凝固的的嫩豆腐,便配上辣椒蘸水供給商人食用。誰料嫩豆腐更加鮮美可口,因此這場意外邂逅,也便成了富順豆花發展的機緣。
嫩嘟嘟的豆花配上蘸水、拌著白米飯,一口下去,先是香辣刺激,再是甘冽回甜,綿嫩即化的豆花裹住粒粒分明的米飯,唇齒留清香。吃完再來一碗“清花亮色”的窖水,清熱解渴,回甜悠長。誰能料想?小小一餐的背后,是多少巧妙技藝的打造。
豆花白
顆顆飽滿黃豆,浸在水中如玉珠,吸飽水后安置石磨上。一輪磨上流瓊液,濃稠芬芳的氣息黏在每一縷空氣中;過濾豆漿入瓦缸,青鹽化液鹵,點滴至起魚子眼;微火輕煮,楠竹篾片在鍋底和豆花間慢搖晃,靜待晴浪翻,方見白雪皚皚。
蘸水紅
光有白嫩豆花還不夠,需一襲“紅衣”作點綴。那一碟蘸水鮮甜香辣,靈魂便是糍粑辣椒。
一把鮮紅辣椒洗凈,投入碓窩之中,再以粑杠反復搗碾,糍糯緊黏,宛如糍粑一樣“甩不脫爪爪”。配以金黃菜油、香料醬油,投以藿香碎葉,便是離鄉在外的富順人最深的執念。
米飯香
豆花、蘸水,最是下飯。粒粒晶瑩淘洗入鍋,前鍋煮白米,后鍋燒開水,前鍋米濾完,后鍋水舀盡;將“生分子”(半生不熟的大米)聚于木甑內猛火蒸,這樣做出的米飯滋潤酥散,還可留下一鍋釅釅的米湯。
富順因鹽設縣,豆花制作伴鹽而生。溫暖濕潤的氣候造就了巴蜀人以稻米為主食的習慣,而歷經千百年傳承,四川飲食引入辣椒,逐步形成了今日所見的豆花、蘸水、米飯“三位一體”。1937年,富順人劉錫祿潛心研究豆花制作工藝,將中藥香料引進豆花蘸水,讓其滋味愈發香、辣、鮮、醇,通過后人傳承發展,方使富順豆花長盛不衰。
一朝一食各不同,富順小城里的人們悠悠轉醒。隨意走進一家豆花鋪子,揀張桌子坐了,熟客三言兩語間,老板端著幾碗豆花走來,笑著說“早”。在熱氣騰騰豆花香中,新的一天再次開啟。
富順豆花制作工藝被列入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那一朵朵尚未凝結的嫩豆腐,也成為了富順人的鄉愁、富順城的名片。
出匣寧愁方璧碎,優羹常見白云飛
一捧輕軟不是雪
是鹽城人難忘的豆花
走過春夏秋冬、大街小巷
這碗清香是穿越千百年的風
始終縈繞心間
部分素材來源:四川鄉村頻道、富順融媒、語言資源快訊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0150.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