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蒙古族早餐炒米(民俗手把手教你做美味的蒙古炒米)
發(fā)布時間:2025-05-12閱讀(19)

在鄂爾多斯,炒米是蒙古族和很多漢人的日常食品,是很有特色的一種傳統(tǒng)民族食物之一,常與茶、系列奶食品等搭配著吃,各種各樣的簡便吃法備受人們喜愛。
炒米,當?shù)孛烧Z稱“呼日森阿木”,據(jù)史料記載,早在漢朝時就有用煮、炒、碾等工序加工制作糜子的食用方法出現(xiàn),到了宋末元初,蒙古族人民便開始廣泛地食用炒米。這種隨時可享用、吃起來也香甜脆爽的金黃色米粒,看著簡簡單單,其制作工序卻不簡單。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傳統(tǒng)炒米的制作方法。


↑篩選飽滿圓潤上好的糜米,將其倒入冷水鍋里煮

↑中火煮糜米,煮至微開小口

↑撈出糜米瀝干水

↑將備好的細沙倒入鍋內(nèi)預熱

↑預熱的細沙溫度較高顏色有所改變后,將瀝水后的熟糜米倒入大鐵鍋內(nèi)拌沙炒

↑急火高溫快速翻炒至聽不到大片米粒崩裂的聲音時即可出鍋

↑炒熟的糜米出鍋

↑用面篩濾掉剛出鍋糜米中的細沙

↑濾沙后的炒糜米倒入兌臼適量

↑在石兌臼里舂米

↑將初遍舂的米倒入面篩篩掉部分脫落的外殼

↑舂米、濾米3遍直到糜米的外殼全部脫落干凈

↑米糠分離

↑炒出的糜米數(shù)量多時也可倒在石磨盤上,用石碾碾壓去皮殼,比之人工石臼舂米不那么費勁
經(jīng)選材、煮糜、瀝水、爆炒、篩沙、舂米或(碾米)、濾糠多道工序,傳統(tǒng)炒米的制作既已完成,最后濾下的細米糠可伴著炒米、酥油、白糖和酸奶一起食用,營養(yǎng)健康,別有一番風味。
覺得不錯請點贊!^_^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1420.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