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春節什么地方的人吃年糕(正月十五你家蒸面燈了嗎)
發布時間:2025-05-12閱讀(21)
說起元宵節的習俗,人們一般都會想到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那就是正月十五捏面燈。人們用面粉制成形態各異的元宵燈,在農歷正月十五夜晚插芯倒油把燈點亮,來辟邪祈福,點亮一家人新一年的希望。

元宵節前,演集鎮時莊村村民劉玉萍剛吃過午飯就和鄰居們忙活著制作傳統的面燈。從和面、揉面、成型、點睛,一塊塊面團經過婦女們的巧手揉捏,轉眼間就變成龍、豬和蓮花等各種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生肖面燈,有的精靈可愛,有的憨態逗人,極具民間特色。

正在捏制花樣的劉玉萍告訴記者,捏面燈的時候要用白面或黏米面、豆面,和面要硬,捏好的面燈上都有一個凹槽燈碗,是用來專門盛花生油或者香油的。正月十五晚上,在燈碗內插上一根纏著棉絮的小棍兒作燈芯點亮,祈求一年風調雨順、家人平安、六畜興旺,等到玩盡興的時候把燈熄滅還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而捏什么樣的面燈則更有講究,不同的面燈代表著不同的寓意。“龍年就蒸龍燈,猴年就蒸個小猴子的燈,村里邊的孩子多,屬相也都不一樣。孩子們只要給我說一聲,想要面燈,多少都能給他蒸,過節不就圖個高興嗎?!笨吹阶约赫舻拿鏌舯缓芏嗄贻p人喜歡,劉玉萍臉上也笑開了花。

惟妙惟肖的面燈寓意著家人對人壽年豐的祈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家人聚在一起捏面燈、蒸面燈、點面燈不僅能感受到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同時也是民俗文化的傳承,并能深刻體會到元宵節豐富的文化內涵。

劉玉萍說,小時候,家家都會蒸面燈,面燈蒸熟的那一刻,是她們最期待也最緊張的時刻,通過仔細察看那些代表12個月的面燈,根據燈座中蒸餾水的多少,就可以判斷出對應的月份是旱是澇,現在更多的則是在表達對新年景的期盼和向往。而據照當地村民的說法,元宵節點面燈的燈光是吉祥之光,用燈光照一照能夠祛病保平安。面燈制作寄托著農家人對人壽年豐的祈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帶來溫馨和祝福的同時,豐富了元宵節的文化內涵,傳承了民俗文化。
雖然現在市面上出現了五顏六色的電燈籠,但是在我市的很多村莊仍然在堅守元宵節捏面燈傳統,讓傳統和科技在孩子手中碰撞出美麗的火花。

“蒸面燈是我國獨特的優秀民俗傳統文化,節令文化,這個文化千百年來一直久經不衰,我也希望我們民間的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代表著我們中華文化的吉祥之光不滅?!眲⒂衿颊f。
來源:永城廣電漢興網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145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