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16閱讀(18)

近日一篇題為《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的論文引發熱議。

文章宣稱:“‘雞蛋返生’,顧名思義,由熟雞蛋再變成生雞蛋。返生后的生雞蛋進行孵化成雛雞,已經成功返生了40多枚。”
隨后,中國科學院官方微博@中科院之聲 轉發了相關報道的截圖,配了一個字:“呵”——都沒多給一個標點符號。

網友們對中科院這個簡約明了但“內涵深刻”的回復大為傾倒。




不過,雖然現在的科學還沒有發展到可以讓熟雞蛋返生的程度,但是,你知道嗎?天天吃的雞蛋黃可確實是一味中藥。
人們經常食用的雞蛋黃其實是一味安全有效的食品級中藥,學名稱雞子黃,其味甘、性平,擅長滋陰潤燥、養血熄風。

雞子黃治療疾病由來已久,東漢末年的“醫圣”張仲景在其代表作《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所創黃連阿膠湯、百合雞子湯、排膿散均配伍雞子黃,取其滋陰、補中、生肌之效,后世流傳頗為廣泛。雞子黃藥用簡便易廉,制法不同,藥效有別。
雞蛋黃的藥用三法
生用:補脾益胃滋腎養心


若有胃熱干嘔、肺陰虛而干咳甚至小便赤熱淋漓不盡者,或患有心動過緩疾病因服溫陽藥導致口咽干燥者,可配合生的雞子黃半枚至一枚入湯藥中攪服,或平素于溫水中直接攪服以保健。
注意攪入時要掌握時機,待水溫降至可入口時攪入,水溫過高則雞子黃易熟,過涼則雞子黃腥味較重。
小編提醒:不是所有雞蛋都適合生用,一定選用可生食的無菌蛋!
熟用:升清陽而斷泄利

慢性腹瀉,本為脾虛不固,但日久必傷及陰液,故久痢多見氣陰兩虛之證,而水液生成代謝責之于肺、脾、腎三臟。
一味雞子黃既可補脾腎之陰,又可升清陽而固腸,配合薯蕷(山藥)健運三臟之氣兼收澀,變湯飲為粥,是為取其粘稠之力以達留戀腸胃之功而泄利得愈。

具體用法為:生山藥研磨成粉,每次30g-40g熬粥成糊狀后,加入碾碎的熟雞子黃1-2枚,攪勻后空腹服用,每日1-2次。

蛋黃油又名雞子油、鳳凰油、至圣膏等,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D和卵磷脂等,這些物質對人體皮膚的再生和代謝有著重要作用。

現代研究證明,蛋黃油具有鎮痛、促進創面愈合、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提高記憶力等功效。現代臨床研究多有報道蛋黃油外敷治療輕度燙傷可減輕疼痛、防止起泡,對較重的燙傷,在后期外涂蛋黃油,可促使傷口早日愈合,但若瘡面有化膿或腐敗組織,則不宜使用。另外,蛋黃油內服,亦有滋陰潤肺止咳、澀腸止瀉之功。
蛋黃油的具體制法為:熟蛋黃碾碎放入鍋內干炒至出油,將炒好的蛋黃放涼后用消毒紗布包好,將油擠出或浸潤紗布備用。
雞子黃作為食品級的中藥,其來源廣泛、成本低廉、應用簡便,療效奇佳。但需注意的是,雞子黃偏于滋補,多食易壅滯氣機,故體內痰濕、濕熱、瘀血、食積等實邪偏盛者不宜使用。
供稿專家:陜西省中醫醫院心病科 艾穎娜
來源:三秦百姓健康雜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2422.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