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5-29閱讀(12)
膠東有句俗話說“冬至到清明,海蠣子肥晶晶”。為了準備度過漫長的寒冬,海蠣子會在立冬過后努力囤積身體內的養分和油脂,把自己養得豐滿肥腴、汁水充足,這也正好給食客們大飽口福的機會。

記者采訪中發現,最近市場上的海蠣子突然多了。一種是大車拉來的海蠣子,這主要集中在早市的周邊,海蠣子外殼的泥沙還沒有沖洗干凈,10元兩斤;一種是農貿市場擺在攤位上外殼沖洗干凈的海蠣子,15元兩斤;還有一種個頭大一些,一斤能稱四五個,10元一斤。
在櫸林山早市,一位業主告訴記者,目前市場的海蠣子絕大部分來自紅島、膠南和威海乳山。紅島的海蠣子是養殖在海邊的灘涂中,個頭不是很大,外表泥沙比較多,回到家需要仔細把泥沙刷干凈。紅島的灘涂中微生物多營養豐富,海蠣子肉飽滿。膠南、乳山的海蠣子個頭大,由于是在海水中用籠子養殖的,外表干凈,呈灰褐色,剝開的海蠣子肉質也很飽滿,有一種肉質要流出體外的感覺。價格一般10元一斤。
大型超市:海蠣子論個賣
在香港路一家大型超市,記者看到來自法國的吉拉多生蠔,重量和我們市場的相當,只是外殼看起來有點扁平,這種進口的海蠣子一只40元左右。另外一種產自廣東,個頭比較大,一只兩斤多,每斤15元。
一位餐飲從業者告訴記者,法國、意大利和愛爾蘭進口的生蠔,個頭都不大,價格每只都在30元以上,主要是高檔酒店采購,都是用來生吃。廣東運來的海蠣子也是養殖的,個頭較大,一般都在一斤左右,大的能有四斤重。這種海蠣子適合蒸著吃或者烤著吃。
產地探訪:一方水土養一方蠔
青島海洋與漁業局的專家介紹,海蠣子好不好吃,跟品種關系不大,主要取決于所在的海域。海水鹽度越高,海蠣子的細胞就必須含有更多具有味道的氨基酸才能與外部的鹽分平衡,因此味道會更加可口。當地浮游生物與溶于海水的礦物質,能使海蠣子帶有獨特的細微風味。
紅島海蠣子地處大沽河等河流的入海口,微生物豐富,有助于海蠣生長;乳山海蠣子,生長在膠東半島東端,海水干凈,再有寒暖流交匯,海水溫暖,營養充足,長得也快。
法國、意大利等歐洲進口的海蠣子,自然環境下長大后,要放在干凈的水域再養殖一段時間才能運到世界各地。這種海蠣子吃的是品牌,至于營養價值應該是和國產海蠣子伯仲之間。
牡蠣生蠔海蠣子,三者啥關系
國外吃的牡蠣,還有南方人吃的生蠔,和我們平常吃的海蠣子,長得差不多,它們是個啥關系?
青島市海洋與漁業局的專家介紹,牡蠣是牡蠣科下幾十種可供食用的牡蠣的統稱,其中的牡蠣屬和巨牡蠣屬都是咱們餐桌上的常客,比如那種又大又長的巨牡蠣屬的太平洋長牡蠣,以及高端西餐店里帶著大西洋氣息的牡蠣屬歐洲平牡蠣。在國內,牡蠣有很多叫法,北方人習慣叫海蠣子,福建閩南和臺灣地區一般叫蚵仔,廣東和港澳地區一般叫蠔。而我們常說的生蠔,其實是廣東地區為了將鮮活的海蠣子與曬干的海蠣子(蠔干)區分而來的叫法。生蠔,應該理解為生猛、鮮活的蠔,而不是“只能生吃”的意思。
青島做法:
清蒸碳烤最多
清蒸海蠣子是最原汁原味的吃法,南方人叫“吹蠔”,就是將新鮮的蠔原只隔水蒸,讓水蒸氣將蠔“吹”熟。出鍋時,蠔蓋微微張開,里面的蠔肉若隱若現。掀開蠔蓋,白嫩嫩肥嘟嘟的海蠣子色澤光潔,讓人想一口啖之。
而“碳烤海蠣子”要的是蒜蓉的香味和海蠣子結合起來,去除海蠣子中的腥味。蒜蓉要好吃,得用油熬。蒜蓉三七分兩份,七分蒜蓉小火慢炸。炸好的蒜泥,呈金黃色和生的蒜泥一起加鹽攪拌均勻。海蠣子洗凈晾干,把蒜蓉滿滿地堆上去烤熟即可。
外地經典:
福建蚵仔煎
蚵仔煎雖然到處都吃得到,但是做得最好的還是福建廚師和潮州廚師。來自潮州的大廚郭端,青島廚師界人稱阿端,他介紹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采用新鮮的野生小海蠣子。除了新鮮的小海蠣子,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個重要關鍵。青島本地用得最多的淀粉和面粉的混合物,但是只有純番薯粉才能調出香醇濃郁的粉漿。做出的蚵仔煎味道才能又黏又Q。
另外,雞蛋的選用也是一門學問,重視香味的店家會采用顏色深黃的土雞蛋,冬天搭配小白菜、夏天搭配嫩茼蒿,煎出來的蚵仔煎,吃時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醬、辣椒、醬油等熬成的醬汁即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39048.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