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廣東砂鍋燜雞的做法(蝦醬蒸腩肉)
發布時間:2025-06-15閱讀(19)

咸蝦醬蒸腩肉。陳英梅 攝
●梅子
蝦醬,對于陽江人而言絕對不會陌生,只不過,老一輩的人不是叫蝦醬,而是叫作“咸蝦”。這是一種在小蝦里加入一定比例的食鹽搗爛,后經密封發酵而成的海鮮醬料。傳統的蝦醬黏黏稠稠的,顏色紫紅,散發著濃郁的香味,咸而細膩。正是因為蝦醬味咸,也便有了“咸蝦”這一名稱。
過去,蝦醬是山村農家難得的海味。記得在我小時候,偶爾會有挑貨郎挑著蝦醬進村賣,挑擔一打開,幾乎全村人都能聞到那獨特的香味。那時,奶奶總會端出一個洗凈擦干的大沙缽,買回滿滿的一沙缽,然后,再曬干一個小埕,將買回來的咸蝦醬倒進小埕里。隨后,在咸蝦醬上面鋪上一種能夠保質防蟲、名叫“剃刀柄”的樹葉子,再密封起來,隔個十天半月后再打開,便可食用了。
舀出一兩勺,放到飯上蒸熟,給家人開開葷。這時候,大人是不怎么舍得吃的,只是用筷子尖點一點醬,抹到米飯上面或攪進白粥里,便是佳肴了。但我不怎么喜歡咸蝦,因為那時候的蝦醬雖然聞著很香,但吃起來除了味咸、腥,真的再也品不出其他的味道來。后來,隨著物質的不斷豐富,咸蝦醬也漸漸被其他食物取代了位置。長大以后,咸蝦于我而言成了回憶,雖然家里老人偶爾也會買點回來,還會放上姜片、花生油甚至幾塊肥豬肉蒸得滿屋咸蝦味,但我始終對它沒有食欲,想來也有二三十年時間沒吃過咸蝦醬了。
直到不久之前,我在陽東區大澳漁村邂逅了蝦醬蒸腩肉這一道美味,從此竟對幾乎一度遺忘了的蝦醬念念不忘。那次與文友們一起去大澳漁村采風,午餐席間,上了一道并不起眼的蝦醬蒸腩肉,一時間,幾位文友都爭先恐后地裝起了米飯。坐在我身邊的一位美女,也扔下了手里正剝著殼的海鮮,端起飯碗裝了滿滿的一碗米飯,將那盤蝦醬蒸腩肉轉到面前,一邊往碗里夾著腩肉一邊說:“這香味實在是讓我忍不住了!你們好好吃海鮮,我有這道蝦醬蒸腩肉就夠了!”說罷,她又往飯碗里淋上幾湯匙的蝦醬腩肉汁,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看著他們一個個吃得那么起勁,我禁不住好奇,也夾了一塊腩肉放進嘴里,細細地品嘗起來。我這才知道,原來在我們日常的餐桌上,竟然還有這樣一道美味存在,而我差點就錯過了!那被淋上蝦醬蒸得油光透亮的腩肉,吃在嘴里只有鮮美的香味,絲毫感覺不到油膩,就連那豬皮,也黏黏軟軟的,越嚼越香,有一種特別的口感與味道。而那豬肉上面的蝦醬,也變得香而不咸了,與小時候那咸澀的味道截然不同。一頓飯下來,唯獨那盤最不起眼的蝦醬蒸腩肉清光了,連汁都沒剩。
從那天起,我竟常常念想著蝦醬蒸腩肉的美味,甚至有時候上床睡覺的時候,也會突然想起那道美味來,越想越餓,越餓又越想,反正,想著想著,就會餓得難以入睡。于是,每次因為這道美味輾轉難眠后的第二天,我必然要到市場上買回上好的腩肉,配上從大澳漁村帶回的蝦醬,蒸出一盤百吃不膩的美味,以滿足日思夜想的食欲。
蝦醬蒸腩肉的做法很簡單,將五花肉切成薄片狀裝盤,加入適量的蝦醬,再放上姜絲,淋上花生油,趕在電飯鍋煮飯跳閘前幾分鐘放進電飯鍋里,待到飯熟跳閘時,蝦醬蒸腩肉的香味也撲鼻而來了。之所以要在煮飯的時候蒸腩肉,是因為在飯面上蒸出來的腩肉不至于吸收太多的水分,火候也是恰到好處,能保留住最佳的口感和味道。蝦醬蒸腩肉油而不膩,口感獨特,既釋放了咸味的蝦醬,又融合了豬肉和花生油的香滑,兩者搭配在一起,可謂真正的活色生香。吃過了蝦醬蒸腩肉,才明白其實小時候的蝦醬不是不好吃,而是少了與它搭配的腩肉。
蝦醬蒸腩肉,真的是一道不可錯過的美味!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5450.html
下一篇:甜面醬怎么做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