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1)
|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WHO說走路是最好的運動。特別是對于老年人而言,走路是最佳的運動方式,經常走路散步的老人,腿腳的靈活度以及健康要比久坐或是久躺,閉門不出的老人要好上許多。
走路可以減緩一些身體疾病:上了年紀,三高的人特別多,以及關節出問題,身體瘀堵,毒素堆積,而走路可以改善我們的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毒,減少身體瘀堵,自然疾病少生。
走路保證睡眠質量:每天堅持走路,像是上下班走路或是散步等,我們晚上也能睡得更安穩,身心也舒適。
走路可以提高身體抵抗力:很多白天老犯困,沒做什么也很容易疲勞,懶得動,皮膚容易過敏的人,也可以經常走路,激發人體的內部活力,補正氣,提高身體抵御外邪的能力。
走路可以增強大腦活力:在走路中,我們的大腦也能得到鍛煉,思路靈活,思維能力,注意力和記憶力都會有顯著提高。走路時,人腦判斷事物、理清思路,都會有所提升。 但走路我們也要注意自己的姿勢,如果采用不正確的姿勢,對我們腿部以及膝關節,其實有害哦,會加重磨損,還會導致小腿增粗。
1.前腳掌走路,這時候需要前腳掌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很容易造成腳踝以及腳趾的壓力過大,損傷,增加膝關節壓力,還容易讓小腿肌肉發力更多,變成肌肉腿哦,也就是小腿過粗。 3.內八字或是外八字,如果習慣用內外八字走路,會改變肌肉發力,容易造成膝關節外翻,也就是羅圈腿或是X型腿,對關節不利。
正確的走路姿勢,我們需記住5個字:挺、跟、正、直、勿。 跟:腳跟先著地,抬起一只腳,再把重心轉移到腳尖,讓前腳掌著地,后腳離地時,要蹬地有力。 直:邁步時膝蓋伸直,上身稍微向前傾斜,前腿膝蓋要伸直,后腿蹬,用大腿帶動小腿。 我們在走路的時候,還可以試試這種走法,加1個動作,能把很多身體問題都走沒掉,這是千年道家的養生方法,就是踮腳功。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有800年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后一勢“背后七顛百病消”的動作,也是踮腳。
如果很多腿腳不靈活,站不穩的中老年,也可以坐著踮腳,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每次踮腳尖30~50次。
若是想要更全面通過走路來強身健體,又懶得外出走路的朋友,也可以在家里準備一個這樣的腳底按摩板,即使原地踏步,也能更深層次疏通身體。
這款腳底按摩板,適合我們各種腳型,腳大腳小都能用,弧度是貼合我們腳底弧度的,我們腳部除了扁平足以外,都會有足弓,往往這個足弓處很難按摩到,平時走路也刺激不到這里。中間是高于四周的,正好可以刺激我們的足弓處,材質還是環保EVA材質的,抗壓能力強,也能很好地減震,底部是防滑的,踩上去很穩當,安全性足。(www.wS46.com)
踩得時候最好光腳哦,也可穿襪子,慢慢踏步走即可。
水腫:水腫的人血液循環不好,足部腿部浮腫,按摩足底,擴張末梢血管,促進血液流動,改善腿、足部的浮腫。 減肥:肝膽、脾胃、腸道這一類消化系統都有相應的反射區,通過按摩刺激,就會有效地調節腸胃功能,促進脂肪代謝,從而起到改善消化、減肥塑身的效果。 睡眠不好:很多時候,按著按著,就睡著了。如果配合泡腳會更好。 容易生氣,情緒不好:情緒不好,多是因為經絡不通,讓很多小事也變成大事,積壓在身體中。經絡通的人,想生氣也難。 久坐腰酸背痛之人:足部的頸椎、腰椎反射區被刺激到,進而改善。 咱們若是平時腿腳不靈便,不方便行走,腿部又常年冰冷,摸上去涼涼的,還總是抽筋腿疼,我們也可以幫助腿部進行排寒化瘀,把腿部的溫度提上來,特別是一些容易腰腿疼的中老年,都可以平時貼一貼這個艾草貼。
貼合我們身體曲線設計,像是膝蓋,手肘,腰椎等這些關節,貼著很服帖,溫和發熱也不會燙傷皮膚,而且無明煙無明火,味道也是清香的,一撕一貼非常簡單,無防腐透氣性強,粘合度高,揭掉也沒有殘留。 熬制后的膏體成綠色,很濃稠,色澤漂亮,無紡布舒適不緊繃,我們只需清潔不舒服的部位,撕掉離型紙貼在皮膚上即可,可以貼12~24小時,時間根據自己體質來決定即可。注意孕婦,嬰幼兒,以及對上述草本過敏者禁用哦。 走路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平時走走路,踮踮腳,為健康保駕護航。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48571.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