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25閱讀(10)
|
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稅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60%且不得高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扣除,即業務招待費用兩個扣除限制,一是自身的60%,二是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按照兩者孰低稅前扣除。
比如當年銷售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視同銷售收入)為1000萬,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支出為10萬,兩個扣除限額分別為:10×60%=6萬和1000×5‰=5萬,兩者取其低,稅前按照5萬扣除,匯算清繳時需要納稅調增5萬。 某些自媒體財稅專家所說“用足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是計算出最大限度稅前扣除業務招待費不得超過銷售營業收入的多少。 假設實際發生業務招待費支出為X,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為Y,則存在以下公式:60%X≤5‰Y,推出X≤8.3‰Y,即業務招待費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8.3‰,就可以按照第一條限制,按照實際發生額的60%稅前扣除,若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8.3‰,則實際稅前扣除金額要低于實際發生額的60%。所謂用足也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即控制業務招待費支出低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8.3‰。
這種說法從邏輯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畢竟業務招待費最大限度扣除也存在40%不得稅前扣除,企業實際發生的支出,不得全額稅前扣除,實際導致企業要多交稅款。 準確的規劃方式應為控制業務招待費支出,合理合法的將業務招待費支出進行分流,轉換為其他能夠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項目。業務招待費的目的是通過開展必要的招待活動,以達到維護企業與客戶的關系與形象,從而促進銷售。顯然,業務宣傳費最終目的也是為了銷售,可以通過一定的設計,將業務招待費合理分流到業務宣傳費。比如可以考慮將贈送客戶的禮品(茶葉、煙酒、端午節贈送的粽子、中秋節贈送的月餅等)單獨定制,在包裝禮盒上印上公司logo,若贈送自產產品,可以作為試用產品贈送客戶體驗,這樣將業務招待費支出通過業務的轉換,變為“業務宣傳費”支出。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稅前按照實際發生額的15%扣除(是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的30倍),化妝品制造和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行業扣除限額為實際發生額的30%(是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的60倍),以1000萬營業收入為例,普通行業可以稅前扣除的限額為150萬,遠比業務招待費扣除限額高。 再比如邀請招待客戶的餐飲、娛樂、旅游等支出,可以通過對業務進行優化,轉換為職工福利費、職工培訓費、會議費等。
對于業務招待費支出,優化方向為盡量少發生,方法為轉換為其他費用開支,轉換的底線原則是保證業務的真實性及合理性,留存證據資料(合同、付款憑證、發票、現場照片或視頻、簽到表等)。 金稅四期,大數據監管下,企業要在防范稅務風險的基礎上,進行納稅優化。同時要明確納稅規劃要提前,當業務已經發生,納稅義務已經產生,基本沒有納稅籌劃的空間,即使有補救的措施,稅務風險也極高。為大家推薦這本2023年新出版的《合規納稅》,包含37個納稅合規要點,以及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稅等重點稅種100多個納稅籌劃技巧,以案例形式展示,通俗易懂,籌劃方法可落地實操性強。 |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053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