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06-30閱讀(19)
導讀:相傳東漢末年, “醫(yī)圣”張仲景曾任長沙太守,后辭官回鄉(xiāng)。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他看見南洋的老百姓饑寒交迫,兩只耳朵凍傷,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

張仲景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便在當?shù)卮盍艘粋€醫(yī)棚,支起一面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后連湯帶食贈送給窮人。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從此鄉(xiāng)里人與后人就模仿制作,稱之為“餃耳”或 “餃子”,也有一些地方稱“扁食”或“燙面餃”。以后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jié)沒有餃子吃是萬萬不行的。

看不過癮 ? 關注【吃貨總動員】官方微信公眾號 , 了解更多美食|私房菜|舌尖誘惑,請關注chi-365!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5337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