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盤點吃一口就會喪失生命的美食寧波人常吃的這道
發布時間:2025-07-10閱讀(7)
2019-05-16 12:0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王波 通訊員 姚璐璐

躺在浙江大學明州醫院EICU(急診重癥監護室)的蘇阿姨,怎么都沒想到,一道吃了多年的“美食”竟把自己毒倒了。
蘇阿姨今年56歲,家住寧波鄞州,這次讓她吃進急診的美食,正是自家晾制的河豚魚鲞,這也是許多寧波人桌上常出現的一道美食。
蘇阿姨老公周先生說:“河豚有毒我們聽過,但都說只要處理干凈了還是可以吃的。而且我們每年都有吃河豚魚鲞,從來沒出現過不舒服,這次也不知道為什么居然中毒了。”
急診科袁麗艷醫生介紹,昨天上午臨近11點,蘇阿姨被家人匆匆送來醫院。
在病史詢問中,發現患者半小時前吃過河豚魚干,隨后出現了口舌麻木、惡心、嘔吐、腹瀉等情況,同時四肢麻木無力。
“還好這個患者吃得不多,聽家里人說只吃了兩塊,不適主要集中在消化道,沒有出現呼吸困難等其他中毒癥狀。”袁麗艷醫生說,“以前遇到過患者食用河豚魚后中毒,引發呼吸衰竭最終身亡。”
經過催吐、解痙、護胃、補液等一系列治療后,蘇阿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考慮到毒素代謝仍需幾天,袁醫生建議蘇阿姨繼續住院觀察治療。
河豚的美味天下皆知,但河豚有毒也是公認的。許多老百姓都知道河豚有毒,也常有河豚中毒事件被報道,甚至早在《山海經》中就有河豚致死的記載。
引起中毒的主要是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卵巢毒素和肝臟毒素。其中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臟,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皮膚,肌肉中并不含毒素,但如果處理不慎肌肉受到內臟、血液污染,食用后一樣可能導致中毒。
而且河豚魚的毒性極強,相當于劇毒藥品氰化鈉的1250倍,只需要0.5毫克河豚毒素就能毒死體重70kg的人。
同時,毒性大小與它的生殖周期也有關系,每年2-5月為生殖產卵期,毒性最強;6-7月產卵以后,卵巢萎縮,毒性減弱。
【浙江新聞 】
河豚毒素的中毒表現
1、河豚毒素的發病急,潛伏期半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一般10分鐘到45分鐘。
2、中了河豚毒素,先感到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并有四肢無力、口唇、舌尖及肢端麻痹或者癱瘓。
3、嚴重者眼球運動遲緩,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然后言語不清、、體溫下降,先呼吸遲緩、繼而呼吸困難,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最后袁麗艷醫生提醒,市民如果食用后出現不適癥狀,第一時間催吐,減少毒素的攝入吸收,之后立刻就醫,同時避免食用野生河豚魚。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