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0閱讀(5)
從古到今,“鄉愁”是中國人一種深厚的情愫文化,而引發鄉愁的,常從最初觸發味蕾的家鄉美食開始。臺灣詩人余光中《鄉愁》里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說“鄉愁是一碗綿稠的洪江米粉”,一碗潔白綿長、湯汁稠濃的洪江米粉,是多少飄泊異鄉洪江人的念想喲!
就洪江而言,洪江血粑鴨是一道名聲更為響亮的美食,但我認為洪江米粉才是代表洪江鄉愁的食物!春去冬來,四季更替,幾世幾代,無論是在尋常巷陌,還是在大堂酒席,洪江米粉始終都在!

在洪江,無論男女老幼,都愛嗦一碗洪江米粉,且這嗦字用得極為傳神,不單是指吃這個進食動作,且看:用筷子先將碗中米粉調和均勻,夾起高挑,在霧氣騰升中,食者頭一昂,啟開唇齒,只聽嗦的一聲,便納喉入肚,全程不慌不忙,不卑不亢,泰然自若,絕無半點難為、難堪之狀!
別以為洪江人只早上嗦粉,正餐、晚餐飯點,你途經洪江粉店,店內亦是高朋滿座,許多洪江人也當正餐,這使得央視《一代洪商》攝制組在影視殺青后,接受采訪提到在洪江拍攝這半年,發現早中晚洪江人都愛吃粉,他們一度誤以為洪江人不吃米飯,這當然是笑談,但洪江人熱衷嗦粉卻是事實!

洪江米粉的有粗細之別,分別用水桶浸泡于爐前,食客到店點粉要言明粗細,要不店家也會問:“要粗粉還是細粉?”。也有將粉條和面條下到一碗里的,只需道一聲“二合一”,老板就知道了。
米粉臊子的制作頗為講究,種類多樣,瘦肉、牛肉、羊肉、豬腳料、鴨子料……洪江的鴨子粉,據說是經央視飲食欄目推介的,但當地人點瘦肉臊子粉居多。還要搭配許多佐料,姜絲、蒜泥、蔥花、酸壇剁辣、香爽油花辣子、油炸花生米、酸蘿卜丁、雜菜條等等;當然案板一并陳列香油、食鹽、生抽、老抽、香醋、味精之類,按需所取,不要的需事先言明。

說著洪江米粉,讓我想起了兒時在安化老家嗦粉的往事,那是一個山巒逼仄的山村,在那個物質生活極其匱乏的年代,是沒有這種潔白渾圓的米粉的,因為洪江米粉是大米做的,制作成條,曬于竹竿,冷卻成形,截段打包,顏色亦暗,只有將之浸泡水中,才變得潔白剔透,彈韌有度。那時吃上大米都是奢望,為了填飽肚皮,煮飯要摻雜許多干紅薯絲,村民因地制宜滿山坡遍種紅薯,紅薯由輔糧甚至變成主糧,而紅薯粉也就占據了我關于“粉”的全部記憶。只有逢年過節或我生日那天,母親才會拿出一小束粉條泡發,但僅下一碗,粉上攤一個水煮荷包蛋,便是我兒時難得的美味佳肴。我端著粉碗,炫耀似的走到街上,吧嗒著嘴,從碗邊扯著長長的粉條吃上半天,那種香甜爽口的感覺至今記得。
一如洪江人外出打拼多年,不管是年輕學子,還是垂垂暮年,都惦記著家鄉的這碗“米粉”。愛家鄉從愛家鄉的美味開始,從孩童開始,成年后的“鄉愁”也就由此代代氤氳開來。而鄉愁,就蘊藉在這碗洪江米粉里。
文/張健,湖南省懷化市洪江區第一中學語文高級教師,詩文在各級媒體平臺均有發表。
【征集】
今年,湖南將舉辦首屆全省旅游發展大會,譜寫文旅產業發展新篇。由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推出的“最美家鄉推薦官”(https://newxhn.voc.com.cn/portal/tougao/index#/?id=56)活動已經正式啟動。同時,聚焦美食,曬春光,曬家鄉,新湖南·湘菜頻道正式啟動“最美家鄉美食推薦官”征文活動。家鄉好食材、好菜品、土特產、美食掌故、民間大廚……家鄉美食記憶,歡迎來稿,一經篩選即可推送。來稿文章須為原創作品,有真情實感,主題鮮明,條理明晰。體裁不限,散文、隨筆、特寫均可,800—2000字左右,配圖片更佳。來稿請發送至郵箱115624755@qq.com,請在“郵件主題”處注明“最美家鄉美食推薦官征文”,作者須留個人簡介等相關信息。湖南日報、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湘菜頻道等媒體平臺將從來稿中擇優刊登,獲獎作品將獲得相應的榮譽證書或獎品。

[責編:達慶玙]
[來源:大湘菜報]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79508.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