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5-10-21閱讀(3)
在眾多能吃的食物當中,恐怕沒有誰能像香菜一樣受到這樣兩極嚴重分化的對待。愛香菜的人一日三餐頓頓不能少,甚至還瘋狂為它出周邊像是香菜香水、香菜冰淇淋、香菜奶茶等等;不愛它的人,光是聽到這兩個字就能引起生理性反胃...
千萬別以為香菜只能做菜調(diào)味,它還可以入藥治病,在很多著作中都有過記載。
01
芫荽是地道舶來品
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這其中以香菜的名字最為大家所熟知,在很多人印象中香菜是菜場中常見的調(diào)味蔬菜,可謂是從小吃到大,然而追根溯源它其實是地道的舶來品。

芫荽原產(chǎn)于歐洲地中海地區(qū),西漢時期漢武帝曾派張騫出使西域,他從西域各國帶回了各種奇珍異寶和特產(chǎn)物料,這其中便有芫荽。

后來經(jīng)繁殖培育,目前在我國東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陜西、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均有分布,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常見的美味。

目前在很多地區(qū)仍把香菜叫“芫荽”,這其實是因為“荽”字是個貨真價實的音譯字,其古波斯語名稱gosniz傳入中國后音譯為“胡荽”(胡對應go-,有“胡人”之意;荽對應-sniz,為新造字),這便是香菜最早被稱為芫荽的由來。
02
芫荽變名為“香菜”
那么芫荽又是如何變名為“香菜”的呢?這同樣有不少歷史淵源。據(jù)記載芫荽在漢代時也叫“胡荽”,到了十六國時后趙石勒做皇帝,他認為自己是胡人,“諱胡”,聽“胡荽”這名字很不順耳,便將胡荽改名為香荽。后來隨著流傳地方文化的不同而再次演變,就生出了香菜等叫法。

也有說法稱香菜是在清軍入關后,由于對漢字了解程度不高,為了稱呼簡單、便于記憶就根據(jù)芫荽的特征,給它取名為“香菜”,之后便一直流傳至今。
除了名字叫法不一,香菜在不同地區(qū)的用法也不一樣。

在我國大多地區(qū)香菜是常見的調(diào)味料,不過一般只吃莖和葉;在泰國認為香菜根比莖、葉和籽的味道更濃郁醇厚,泰國菜便常用香菜根來做泰式湯和咖喱醬;在西方國家香菜籽是常見的香料,多用于腌漬泡菜和肉類,也能和很多香辛料搭配組合來調(diào)味烹飪。
03
香菜冷知識知多少
不止如此,芫荽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本草藥材。明代李時珍編寫的醫(yī)學著作《本草綱目》中曾記載:“芫荽性味辛溫香竄,內(nèi)通心脾,外達四肢”;《食經(jīng)》中記載芫荽可以“調(diào)食下氣”即調(diào)整積食,通順理氣;在《食療本草》里也有記載芫荽可以“利五臟、補筋脈,主消谷能食,治腸風”。

古希臘和古羅馬人的一些拉丁文文獻中同樣佐證了芫荽藥用價值的存在。古希臘人會把芫荽放到料理中用來保存肉類,事實也證明芫荽所散發(fā)的氣味中含有一定殺菌作用,能起到防腐的效果;古羅馬人則在胡蘿卜、土豆、洋蔥等食材一同燉煮的湯里加入芫荽和香芹,增添風味的同時醫(yī)治腸胃不適的病人,或在寒冷季節(jié)來臨之時以香菜肉湯來預防生病。

而在很久以前的阿拉伯,香菜更是有著特殊的效用。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中香菜作為春藥,拯救了一個十年不育的男人,這并不是無稽之談,漢朝時人們在春藥的藥劑處方中同樣會加入香菜。
雖說香菜有著這么多的歷史淵源和有趣知識,不過發(fā)展到今天依舊難以改變?nèi)藗儗λ鼉蓸O分化的態(tài)度。
不過我們還是要正確認識香菜,做菜時充分發(fā)揮它調(diào)味增香的本領,入藥時謹遵醫(yī)囑發(fā)揮讓其該有的效用,對香菜實在接受無能的人就趕緊找好替代品吧~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322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