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美食>濃醇香甜的麥芽糖自己在家也能做原來做法這么簡單
發(fā)布時間:2025-10-21閱讀(4)
一根筷子,卷上一圈又一圈麥芽糖,我想這樣的場景,很多80后和90后都一定特別的熟悉,提到麥芽糖,這是屬于大多數(shù)80和90后的童年回憶,在那個糖果種類沒有今天如此豐富的年代,麥芽糖成了很多人小時候最愛的一種糖果,特別是用麥芽糖做成的糖畫,依然記得,胡同口的兌糖人,看著整個手工兌糖的過程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要是媽媽能給我買一只麥芽糖做成的糖畫,我能開心一整天,麥芽糖吃起來有著甜甜的麥芽味,一入口便滿口麥芽香,甜蜜到心頭,入口即化,晶瑩誘人,特別的美味好吃。除此之外,因為麥芽糖是使用麥芽發(fā)酵而來,所以和其它只是吃起來好吃的糖果不同,麥芽糖還具有補脾益氣,潤肺止咳,開胃除煩,潤腸通便等多種功效和好處,是一款既美味又健康營養(yǎng)的糖果。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麥芽糖越來越少見了,雖然還可以買到,可是卻沒有了兒時的味道,并且因為機器制作的居多,所以添加劑比較多,吃著讓人并不放心。

其實麥芽糖的做法非常的簡單,是非常適合在家制作的一種糖果,對于做法并沒有什么太多的講究,就連幾乎沒有任何烹飪技巧的朋友,都可以一次成功零失敗,我也是吃了30年麥芽糖,才知道原來做法如此的簡單,接下來我就手把手的教大家在家做麥芽糖,做出來的麥芽糖晶瑩剔透,香甜可口,濃濃的麥芽香味,特別的好吃,要比眼下買的好吃多了,充滿了小時候的味道,關(guān)鍵自己做的零添加,吃起來更加的健康和安全,接下來我就把具體做法呈現(xiàn)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特別是夏天天氣熱,家中有孩子的朋友,孩子經(jīng)常要糖果吃,自己學(xué)會了做上一些,常給孩子吃,不但吃起來香甜可口,孩子特別的愛吃,而且麥芽糖潤肺止咳又開胃,既好吃又健康,比買的糖果強多了。

需要的食材和配料:小麥50克,糯米500克,水適量。一般來說,制作麥芽糖需要小麥和糯米的比例為1比10左右,因為小麥需要去自己發(fā)芽,所以雖然用到的比較少,但是發(fā)芽后就會增多,因此大家不需要過多的小麥。好了,下面是具體的做法和步驟。
第一步:選擇比較完整,而且顆粒飽滿的小麥,提前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把小麥均勻撒在漏網(wǎng)中,鋪上一張廚房紙,保持濕潤,選擇大一點的容器,盡量鋪平,讓小麥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第二步:每天澆3—4次水,保持種子濕潤; 每天細(xì)心觀察撿出壞掉的種子; 待麥芽長到食指高就可以收成了; 麥芽生長過程中要保持環(huán)境的潮濕通風(fēng),避光; 從小麥長成麥芽,一般需要7天以上

第三步:糯米浸泡一夜,用電飯鍋煮熟,可以比蒸米飯多加一些水,濃稠但是要有一定的水分,一定不要太干,同時水也不易過多。

第四步:麥芽清洗干凈,放進(jìn)攪拌機攪拌,加入少量水,將打碎的麥芽倒進(jìn)降溫至四五十度的糯米里,拌勻,蓋上鍋蓋,電飯鍋按保溫,發(fā)酵六小時。時間到了以后,可以嘗一下汁水,是甜的話,就證明發(fā)酵好了。

第五步:將發(fā)酵好的材料裝進(jìn)紗網(wǎng)里,取汁,帶上一次性手套,用力擠干,擠出所有水分。一大鍋擠出一大盆原漿,只剩下一點點的渣。聞起來一股清新的味道,特別的香。

第六步:用不粘鍋進(jìn)行熬制,先大火燒開二十分鐘后轉(zhuǎn)中小火,隨著水分蒸發(fā),原漿逐漸變濃稠,轉(zhuǎn)小火,并用木勺不停攪拌,避免沾底。

第七步:煮至琥珀色,看見些許小氣泡,提前木勺,糖漿在滴落過程中成型,就可以了。喜歡很濃稠的,可以再煮幾分鐘,記得不停攪動,一停下來很快就結(jié)了一層。

第八步:溫度沒那么燙時就裝進(jìn)干凈的玻璃瓶里,冷卻后再蓋上蓋子,密封保存,一般可放1~3個月。 自制麥芽糖,可以直接吃,兌水喝,作為甜品制作的糖,涂抹在松餅上,澆在戚風(fēng)蛋糕上,都非常適合

小貼士:
1.培育過程中,每天觀察麥芽,如果有爆漿的種子,發(fā)霉的種子要及時挑出來
2.小麥和糯米比例約1:10,此方成品約500克左右,如果一次做不了這么多,可以相應(yīng)的減少一些。

吃了30年麥芽糖,原來做法這么簡單,零添加零失敗,比買的還好吃,以上就是麥芽糖的詳細(xì)做法,雖然看起來有些復(fù)雜和繁瑣,但其實做起來特別的簡單,大家只要掌握住比例和火候即可,喜歡的朋友趕緊在家試一試吧,特別是夏天時,常給孩子去吃,不但吃起來香甜可口,孩子特別的愛吃,而且麥芽糖潤肺止咳又開胃,既好吃又健康,比買的糖果強多了,大家如果有不同的做法和看法,可以進(jìn)行分享,這樣就能幫助到更多喜歡美味的朋友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3576.html
下一篇:絲瓜削皮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