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日本宴席料理日本會席料理怎么吃
發布時間:2025-10-21閱讀(5)
日本的傳統料理可分為本膳料理、懷石料理、會席料理、精進料理、普茶料理、桌袱料理等,起源各不相同。從總體形式來分,可分為“本膳料理”、“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三種。在吃東西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幾種料理的知識。
本膳料理
本膳料理可謂是日本料理的起源,是舉行儀式用的高規格料理。本膳料理的興起,源于鐮倉時代(1185-1333)末期武士階層開始追求奢華的生活;進入室町時代(1336-1573)后,本膳料理以傳統文化、習慣為基礎,在烹飪上發展出了日本的特色,而儀式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規律。
本膳料理器物的擺放形式、上菜順序、出席服裝等都有著嚴格的做法和順序。菜碟或碗會置于“折敷”,也就是一種托盤中呈上來。第一個托盤呈上的就叫第一膳,或者就叫做本膳,接著往下是二の膳、三の膳。在形式上,一般菜碟或者飯菜的數目為7、5、3這樣的奇數,所以最基本的本膳料理形式就是三膳,“本膳”有7菜,“二の膳”有5菜,“三の膳”有3菜。上菜時,所有的菜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全部擺放好之后,吃的時候也要按照本膳、二の膳、三の膳這樣的順序來吃。級別較高的則有七膳之多,并且都有御果子相配。
除膳之外,還有獻,獻的作用是供大家喝酒,每一獻也有相應的食物供應。最基本的儀式為“式三獻”,就是吃本膳之前,按一定的順序先喝三輪酒,酒過三巡之后開始吃正餐;所有的膳用完之后,再接著喝酒,則從四獻算起,歷史上有貴族舉辦的宴會有多達二十一獻。
本膳料理到了現今已經只出現在少數儀式場合,如在紅白喜事、成年儀式及祭典宴會上還能看到一些殘影,出現也會遵循以前的制度,故而這個詞的意思跟以前并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日本人每天的飲食中,飯碗以左、清湯以右、配菜靠里的擺法,也是源自本膳料理的習慣。
懷石料理
懷石料理的誕生早于本膳料理,名稱的由來其實出自中國老子所著《道德經》第70章中“是以圣人被褐懷玉”一句。“被褐懷玉,被褐者,薄外;懷玉者,厚內。”表面粗糙破落,而內心則懷抱美玉,這種忽略外在而強調內在價值的理念,與日本茶道不刻意突出裝飾和外表,強調事物質樸內在,并且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的本質美精神完全吻合。
提及懷石料理則不能不提茶道。鐮倉時代末期,喝茶在日本流行于各個階層,伴隨喝茶,還有各種各樣的游戲;到了室町時代初期,出現了一些佐茶的食物,是為了給客人“墊墊底”,防止“醉茶”而提供的小料理。隨著日本茶道逐漸向貴族階層的滲透,懷石料理的形式也慢慢變得豐富起來,從小料理變成了“一湯三菜”:一道日式湯,一道刺身,一道煮菜,一道炸菜或烤菜。懷石料理嚴格按照茶道方法來提供料理,因為同時還會安排茶席,所以也被稱為“茶懷石”。
日本“茶圣”千利休所著的《南方錄》中記載了那個耳熟能詳的故事,描述了當時日本人過著一天兩頓的生活,特別是寺院里嚴格修行的僧侶們,在聽禪時為了抵抗饑餓,在懷中抱一塊烤熱的溫石以溫暖肚腹,懷石在禪林中叫菜石,也叫藥石,這被認為是懷石一詞更為形象的由來。
會席料理
如果說懷石料理源于茶道,那么會席料理則是以酒為中心的宴席料理。進入到江戶時代(1603-1868)之后,餐飲文化開始發展,江戶等大城市出現了一批高級餐館,甚至出版了一些餐廳的評價指南。這一時期的餐館推出了會席料理,將懷石料理中廚師總結出來的烹飪技藝繼承下來,然后從茶道中剝離出來,形成了專門服務于餐飲的形式。當時有“會席”和“即席”兩種,會席是提前預定或按餐館定下的固定菜譜來吃,即席則是去了之后可以點單。
懷石料理與會席料理的主要區別在于就餐的形式上:懷石料理提倡的是緩慢而又先后順序地品嘗食物,菜品會一道一道呈現于顧客面前,中間穿插各種酒類、湯類和小菜,但寂靜、祥和、清淡的風格才是懷石料理的主題,有沒有茶倒不是主要區別。而會席料理則是在明亮快活的環境里,在顧客面前呈現出各種食材色彩斑瀾的組合。席間伴著各種精心選擇的酒類,讓就餐的食客得到色香味的滿足的同時,享受美酒與佳肴的配合,美食、美酒、表演、唱歌、跳舞、聊天、娛樂,所有的享受都可以是會席料理的元素。二者一靜一動,正類似“茶”與“酒”的品格。
懷石料理的食材發色比較內斂,而且為了突出品茶的感覺,在食材調味方面也會稍微偏淡,即使是炸物中的魚干,也會配米粥來吃。而會席料理中的酒肴,食材選擇會偏向于鮮香氣較濃的海鮮類等等,以增加喝酒時的樂趣。
發展到現在,懷石料理已不限于茶道,逐漸極端講求精致,無論餐具還是食物的擺放都要求很高,被一些人視為藝術品,成為日本常見的高檔菜色,一餐高檔懷石料理的花費也不菲,再加上與會席料理的發音相同,所以,如今的懷石料理更多的已經是會席料理。
如何優雅地吃會席料理
日本會席料理的上菜順序是:
1、前菜:又稱先付,菜色通常為富有季節性、色彩鮮艷的冷盤,細膩的切工和絕妙的配色;
2、吸物:以蔬菜、鮮魚、香菇等食材熬的高湯為主,口味清淡,日本民族長壽的秘方;
3、刺身,吃的順序依口味輕重為白身魚→貝類→紅身魚,吃對順序才不會亂了美味;
4、煮物,小碗的話可以端起來吃,主菜通常是根菜類;
5、燒物,通常是燒魚或串燒,吃魚和西餐一樣不能翻面;
6、揚物,即是油炸,正確吃天婦羅的方法是淺沾醬泥即可,不要整個浸進去;
7、蒸食;
8、醋拌涼菜;
9、飯、汁物(味噌湯)、香味(日本泡菜);
10、水果和日式糕點。
【前菜】前菜是為了演出多彩的季節感,享用時注意不要破壞擺菜的構圖。中碗的食物:以手握持來吃。串食:不要直接持木簽吃,在容器上去掉木簽后再享用。什錦拼盤:通常分為三式、七式等奇數形式,一般味道較淡的會放在左邊,先從左邊開始吃。
【清湯】打開碗蓋的方法是左手扶持碗,右手提起碗蓋,以旋轉的方式打開,斜立于碗的右邊緣,稍等片刻讓水滴落入碗中,避免落到木盤上。品嘗清湯的方法是輪流地去品嘗湯和食材,一邊喝湯一邊吃材料,喝湯時發出聲音都是違反禮儀的。品嘗后從碗的前方向自己面前的方向合蓋,注意將碗的圖案對上蓋的圖案,手放置于膳食的對面,這是品嘗結束的標志。
【刺身】將芥末點在刺身上或是溶在醬油里都是可以接受的,但點在刺身上可以便于調整芥末量,外觀上也更美。左手將小碟拿起品嘗,以免醬油滴下。刺身的配菜可以去掉魚生的氣味和脂肪,令口中清爽,為了清口味,所以配菜可以全都吃干凈。
【烤魚】烤魚分姿燒(整條燒)和切身(魚的切片)兩種。切身是起筷從左邊開始食用,姿燒首先是先吃上半部分,再次下半部分,中間的骨頭挑出來從左邊開始。禁止將魚身翻過來吃。
【燉菜】如果有檸檬和酸橘,一開始就擠出果汁到魚身上,加上香味。從自己前面部分開始起筷以免破壞拼盤的構圖,入口較困難的食材放進容器里切開一口大小。
【炸物】和食里經常上的炸物是天婦羅,為了保持拼盤的完整,同樣是從最跟前開始吃。手
持天婦羅佐料的盤子,注意不將汁液灑出來享用。筷子很難拆分開的蝦和烏賊等,可以牙齒來咬開,但應以左手或裝飾紙來遮住嘴邊,保持文雅的吃法。
【蒸物】作為蒸物經常端上來的是蒸雞蛋羹,除了雞蛋外還有各種藥草食材、雞肉、蝦肉、魚等。容器過于燙難以握持,可以用茶托或左手以裝飾紙來握持起來享用。
【醋拌涼菜】醋拌涼菜可以為口中清味,因為量較少所以一口氣吃完并不是討人喜歡的行為,不妨一點點地帶點風趣地品嘗。
【飯、燴菜、醬菜】首先享用湯汁較多的燴菜(為了弄濕筷子讓飯粒難附著上),再交互地吃飯和燴菜、醬菜,保持三樣平衡地享用。碗蓋擺放到右側是日本料理吃法的基本。
體驗會席料理——鮨禪
王府井澳門中心新開業的鮨禪,主打會席料理,主廚是來自香港的kierce,年紀輕輕,聽說已經有十幾年的料理經驗。店內裝飾以原木、黑色為主調,穿插的亮色系讓整體風格顯得明亮輕松,很符合會席料理的氛圍,讓人倍感親切放松,做好開始享受一個夜晚的準備。


雖然現在的料理店都有包間,但吃日本料理最好的方式當然是坐在料理臺前,邊看師傅料理食材,邊與師傅聊天增長知識,邊品嘗美食美酒,香港人喜歡說“近廚得食”,這種進餐形式在日本則被稱為“割烹”。割烹并不是一種料理,而是描述直接坐在廚房前面能看到廚師料理的這么一種餐館,可以很高檔,也可以很市井。割烹一詞源自《孟子·萬章上》里“伊尹以割烹要湯”,沒什么特別,就是這兩個字的本義。據說割烹餐館最早是十九世紀出現在大阪,但不是特別盛行,直到二十世紀后半段,關東地區才流行割烹的形式。盡管吃日料可以躲進包間里保持私密性,但真正想享受到料理滋味,當然是看著師傅將剛剛做好的食物放到你的面前,立刻入口,連傳菜的耽擱都省略掉。

鮨禪有快捷美味的午市套餐,品嘗手握或者天婦羅都是不錯的選擇,晚市則有三檔,分別是780、1180和1380,預定了1180每位的會席料理,先付是北海道溫毛蟹、長野鹽番茄,吸物是河豚白子清湯,刺身有油甘魚、大竹莢魚、金目鯛、藍鰭金槍魚中腩,烤物佐賀A5 和牛,炸物海膽天婦羅,蒸物海鮮茶碗蒸,壽司有金槍魚赤身、包筋三文魚籽、鵝肝,食事是金槍魚腩海鮮飯,甜品是日本產靜岡蜜瓜、愛知縣次郎脆柿。

既然是會席料理,當然少不了酒,今晚喝的是獺祭三割九分和自釀梅子酒,雖說是自釀,但是滋味真是讓人驚喜,還體驗了燒酒和玉冰燒釀出的不同風味。好多人奇怪這個酒器,這是用來冰清酒的,將清酒倒入容器,在上面扣上一個裝了冰塊的內罐,喝的時候只需要將杯子抵住滴口,酒就自己流到杯子里了。

日本長野縣是個適合觀光旅行的地方,盛產品質很好的番茄,也是日本番茄醬的重要產地。這里出品的“品紅”、“桃太郎”等番茄品種,果實硬實,糖度高,口味出眾,耐儲存,大受食客歡迎。肉質緊實的小番茄入口爆裂出很甜的汁水,濃濃番茄味道,再加上喜馬拉雅巖鹽的淡淡咸味中和,一道簡單的生食料理好似勝過繁復制作,迸發出萬種風情,令人胃口大開。

北海道毛蟹是大家熟悉的食材,日本三大名蟹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札幌帝王蟹與山陰縣、鳥取縣的松葉蟹。毛蟹的肉質飽滿而鮮嫩,蟹身雖小,但蟹味鮮甜,獨有的濃郁蟹膏更為老饕贊賞。最好的毛蟹產自日本的最北方——宗谷,從宗谷海峽開始到鄂霍次克海,是北海道最大、最自然的捕獲地。依據北海道當地人的吃法,是將淡水的毛蟹用海水煮過,再放入冰塊內“打冰”,這樣才能吃到最新鮮、最彈牙的蟹肉,上桌后可以配一點柚子醋來提升蟹的鮮味,或者就是吃本來的原味。
在日本菜系中,用毛蟹做主角的菜式不少,更有將蟹身各部位分別制作不同的口味,做出一種叫“毛蟹會席”的綜合套餐,餐單內容大約有蟹醋、蟹蓋甲羅燒、蟹腳霜造刺身、蟹茶碗蒸蛋、蟹釜飯及蟹鍋等。
雖然偏愛蟹的鮮美,但是對于毛蟹的外形有點恐懼心理,鮨禪是將已經拆好的蟹肉與蟹膏一起呈上,還保持溫熱,取大塊入口體驗蟹的滋味,最后再將一旁的蟹膏放入口中,方結束一段嘗鮮旅程。

白子“Shirako”,日語意為“白色的孩子”,也就是魚類的精巢,日本人視之為美味,較常見的有河豚、鱈魚、琵琶魚等。在經過烹飪的情況下,魚白會呈奶油和膠狀,入口感覺滑膩,很有特色。烹調方法多為刺身、火鍋、燒烤,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被奉為補身極品。一些“身體還有待發育”的日本人會選擇生吃這道菜,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鮨禪這道河豚白子清湯先將白子炙烤成熟,再置于高湯內,白子滑膩豐腴,清湯鮮美。

吃刺身的順序,一般是先白后紅,先清爽后濃郁,這樣才不會因為一上來就先吃到濃郁肥潤的刺身,而讓后面出現的料理顯得平淡無奇。食用刺身時,最好不要把山葵或芥末混入醬油中,更不要攪在一起,而是用筷子在刺身表面點一點山葵或芥末后,用刺身的另一面蘸取醬油,然后整個入口,體驗刺身、山葵與醬油在口中碰撞出的全新口感。

刺身中的極品當然是TORO,TORO一詞源于日語,特指藍鰭金槍魚的魚腩,粉透的肉上面散落著細密的雪點,如略微用噴槍烤過,脂肪融化后,能散發出一股奇妙的奶香。藍鰭金槍魚是所有金槍魚類中最昂貴的品種,捕撈量不到全球金槍魚總捕撈量的1%,市面上的價格大約每公斤500-1500元,部位不同,價格也不同。基本可分成大腹(toro)、中腹(Chutoro)、赤身(Akami)和腮幫(Hoho-niku) 等幾個部分。大腹部位的魚肉油脂豐厚,肉嫩呈粉紅色,入口即化,有油脂香,價格最貴;中腹在腹部和背部,含有適度的脂肪,口味次之,顏色稍深,價格比大腹部位的肉便宜;赤身是背部脂肪最少,身體最硬,卡路里最低,蛋白質最高的部分,價格最低。
每次吃到品質好的TORO都會瞬間幸福感爆棚,有一種油脂化為腦漿的快感,最多一次一口氣吃掉五片厚切,然后還在幻想,什么時候可以切上一整條,盡情吃到膩呢?

日本和牛肉是世界上最貴的牛肉,由于牛肉上分布著如大理石花紋般的油花,所以又被稱為“雪花肉”,在日本被視為國寶,在西歐市場也極其昂貴,成為食客們追捧的美味。

日本和牛從高到低共分為五個等級A5,A4,A3,A2,A1,A3 以上級別的牛肉就可以看見大理石紋狀的分布了,A5級的和牛可以說是最頂級的。每種等級的和牛適合不同的料理方法:A3 級的和牛由于脂肪分布均勻不是太好,因而不適合用來做刺身,口感會很干很柴,但是可以用來做壽司、燒烤和涮火鍋;A5級的和牛最適合做刺身,因為皮下脂肪分布均勻成雪花狀,所以吃起來有入口即化的感覺,如果經過燒烤,脂肪因高溫而融化,入口瞬間油脂在口中散開,一種特殊的香氣彌漫開來,真是人間美味。今天吃到的就是佐賀A5 和牛,雖然不是日本三大和牛之一,但是也是九州最好的和牛之一了,調味也相當優秀,幸福感爆棚!

如果你不喜歡天婦羅,那很有可能是你沒吃到真正好吃的天婦羅,在北京,最有名的天婦羅店是雪葳,據說主廚是日本天婦羅之神早乙女的徒弟,研習12年只做天婦羅。我沒有吃過雪葳,但是同行的朋友說今天的海膽天婦羅可以與雪葳媲美,甚至勝之。確實,面衣夠薄,輕咬開紫蘇葉,里面是肥厚充盈的海膽,輕盈鮮甜,令人驚艷。吃過這里的天婦羅,恐怕很多人都會對天婦羅刮目相看了吧,大家紛紛要求主廚開通天婦羅之夜,這樣才有機會一道道享受不同種類天婦羅的美味。

在鮨禪吃手握,可以吃到一種有點特別的食材——筋子,就是帶膜的三文魚籽,筋膜將魚籽連成一片,所以可以做成手握。筋子經過提前腌制,顏色暗紅,入口感受魚籽粒粒爆破的快感,之后就是蔓延開來的鮮甜,與米飯形成很好的搭配,美味!

壽司的高潮部分當然是留給肥腴的鵝肝,鵝肝一定要夠厚,兩面煎出薄薄的充滿油脂焦香的脆殼,淋上醬汁后,夾入一片烤海苔,再放適量米飯和柚子皮提味,直接從主廚手上接過,咬一口,唇齒留香,太美味了,可以馬上再來一塊嗎!

金槍魚腩海鮮飯,上面還加了足量的海膽,主廚太大方,但是如果能把金槍魚腩用噴槍加熱一下會更美味。

同行的小伙伴沒有吃滿足,于是提出請主廚用邊角料做一碗加料海鮮飯,kierce思索一下,把烤熟的星鰻切碎,用噴槍加熱出香味,拌入米飯中,同時淋入甜醬油調味,之后將金槍魚腩、寒獅魚、赤北等切丁,蓋在米飯上,最后加入一片筋子,點一些山葵。看著就美味,滋味就更不用說啦,一向有風度的小伙伴把臉埋進碗里,連話都不說了……你們可以腦補一下是什么味道!

最后上來的是靜岡蜜瓜和愛知縣次郎脆柿,甜,香,多汁,為今夜留一個甜蜜的結束語!

給主廚先生鼓掌致謝!
鮨禪
地址: 王府井東街8號澳門中心商場一樓
電話: 010-58138056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4512.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