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石板灘有名的小吃藏在小菜場里的寶藏熟食街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7)
很多上海人都是吃著椒鹽排條長大的,記憶里,總有一種椒鹽排條的味道最為正宗。
在北新涇一家神奇的市場里有條寶藏熟食街,熟食街的“王牌選手”是一家名為特色椒鹽排條的小鋪子,無論是不是飯點,這家窗口外總是擁著一群等待購買的食客。
這個要雞條炸得老一點再多放點蔥蒜,那個要生豬排兩塊面包糠不要裹太厚的,許多人掏出現金等待找零……在各種消費形態飛速進化的如今,這種原生態的市井煙火氣瞧著令人感動。而十多年不變的“第一口蔥香”,更直白點出了餐飲抓住食客味蕾的真諦:好吃不貴。
在過去的許多年里,這家“特色椒鹽排條”都開在北新涇這個叫三合一市場的地方,是附近居民秘而不宣的寶藏美食鋪子。
后來,三合一市場改名成了嘉薈市場,但“特色椒鹽排條”還是“特色椒鹽排條”:只有幾平方米大的一個小店,一個炸排條、切排條、裝盒的烹飪大師傅,一個點單、裝袋、收發號牌的收銀阿姨,最里面還有另一位阿姨在給生肉裹面糊、面包糠。小店只售賣炸排條和炸豬排兩款,其中排條還分雞肉條、豬肉條、牛肉條、魚肉條,四種肉價格都一樣,炸出來長得也一樣。

椒鹽排條的做法多種多樣,而這家最一目了然的特色就是會在椒鹽排條上撒一把蔥蒜末子。蔥蒜末子當然不是隨意撒的,當排條下油鍋煎炸到金黃后,往一個平底爐中撒上蔥末和蒜末,再把炸好的排條放進去,加辣、椒鹽等調味料,再翻炒一次后先將排條裝盒,再將鍋中熱熱的蔥蒜末盛起,撒在椒鹽排條上。
“太好吃了。”一名小紅書探店博主在自己的推薦中寫道:“有的網紅美食屬于真排隊吃了,感覺名不副實,但這家屬于你高期待值下也不會失望的那種。”
這里的所有品種10元起售,按價抓取稱重。記者購買了一份10元的椒鹽排條,等待了大約十分鐘。拿到手后,金黃的排條襯著黃黃綠綠的蔥蒜末子,“賣相”十足。輕輕一咬,明顯的蔥蒜香融合著酥脆口感,肉質緊實細嫩,不柴不油恰到好處,滋味也豐富濃郁。

“人家的椒鹽排條,要蘸醋、蘸醬油、蘸番茄醬,它這里不用,就是很香。”等待中,一名熟客這樣介紹。
“千萬不要等小孩子放學時段再來買,排隊吃不消!”下午時分,這家小店門口依然圍著一圈人,家住附近的李女士向記者傳授著經驗,“飯點人總是多,要趁不是飯點的時候來買。”
那椒鹽排條冷了會好吃嗎?
在居民們看來,這不成問題。“這個可以空口吃的。如果要當晚飯吃,回家再稍微回一下鍋就可以。”李女士是這家店的常客,椒鹽排條的吃法在她這里多種多樣。她要求今天的排條“炸得嫩一點,不要放蔥蒜。我回家要做糖醋排條。”原來,竟是將這里的椒鹽排條當成了半成品菜。
還有許多顧客直接買生的回去自己炸。“生的熟的價格都一樣,但如果買的是生的,就分量上再多給加一些。”收銀的阿姨告訴記者。

與現代標準化的商超購物、線上購物相比,這里傳統而靈活的售賣方式保留了最原生態的市井味兒:食客們會向店家提出無數個性化的需求,要生還是要熟,炸老些還是炸嫩些、要多少辣、要不要蔥蒜、豬排要薄還是要厚、總價30元排條里雞條魚條要什么樣的比例……而店家也憑超強的記憶力一一滿足。
為了盡量減少食客們擁在門口,店家有時候收完銀會發放紅色的塑料號碼牌,領到這個牌子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市場其他處逛,哪怕逛個半小時再來,屬于你的那份椒鹽排條還是會準確地遞到你手中。

而在柜臺后一堆紅色號碼牌旁,還有一個裝現金的塑料籮筐,掃碼付款時代,仍有很多食客掏出現金來購買椒鹽排條。“買了十幾年了,一直都這樣。”一位戴眼鏡的老先生表示。
曾是附近居民的“私家美食”,最近一兩年卻開始變得有名了。在去年入選大眾點評“必吃榜”的16家長寧區餐飲中,其他都是能入門堂吃的餐廳或飯店,唯獨這家是只有售賣窗口的小鋪子。
各種打卡博主也紛至沓來,“上海最好吃的椒鹽排條”“老上海的排條誘惑”等等贊譽都落在這家小鋪子里,曾有博主曾在不遠處擺上小板凳和手機架,拍攝“當場買當場干飯”的內容。

“這里不讓拍攝,市場不允許。”特色椒鹽排條的收銀阿姨知道小店在這個市場里很熱門,但不太清楚已經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有些自己來拍的我們不知道,后來市場出于安全考慮不讓拍了。”也有博主曾表示,店家請他們不必宣傳。在流量為王的時代,這多少顯得有些“凡爾賽”。
這家有了網紅趨勢的小鋪子如今越發低調。
炸排條的師傅和收銀阿姨都說自己不是老板,但附近居民有不同的說法。“他們是夫妻老婆店,這個老板娘還是小姑娘的時候就在這里做了。”就住在后面小區的劉阿婆說,印象里這個菜市場存在有二十來年了,這家特色椒鹽排條也有十幾年了。“好像2020年漲過價,之前椒鹽排條不到19元一斤,炸豬排21元多,現在椒鹽排條25元一斤,炸豬排35元一斤。但要說貴么也不貴,稱10塊錢排條回去就是一盤菜了。”

小林是在北新涇工作的白領,家住虹口,通勤距離比較遠。他是這家椒鹽排條的常客,只要下班早,就愛來這里買。“我記得我小時候,這樣的椒鹽排條小鋪子小攤位很多小區門口都有。那時候我家小區門口就有個阿姨做了一二十年,味道也非常好,我放學經常纏著父母要吃。后來她 ‘退休’了,她子女么又不做這個,我們小區門口就沒了。”小林表示,和記憶里那些無證美食攤位相比,像這樣有個菜市場把這些美食小吃集合起來還是很“嗲”的。
如果說“特色椒鹽排條”是這條熟食街上的“王牌選手”,那么它與其他三十多家“鄰居”則共同構成了嘉薈市場的“王牌部隊”。
不遠處的張阿姨老攤頭活殺爆魚也是非常有特點的一家,開業于上世紀90年代,絕對的“老資歷”。

無論什么時候到店,都可以看見大師傅殺魚現場:將活蹦亂跳的草魚活殺后,幾段粗壯新鮮的魚肉放置在一旁,大師傅手拿菜刀刮魚鱗、去魚刺、分魚肉……處理干凈的魚肉直接下鍋,出鍋后再放入早已調好冷卻的秘制的醬汁里鹵一下,完全現殺、現炸、現賣,還有前段、中段、尾巴三種位置可供選擇。

“很好吃,外層脆,內面嫩,甜咸正好,冷了味道也不錯。”一名等待購買的食客表揚道。
還有旁邊的崇明散養三黃雞鋪子,有熟客介紹說這是北新涇三黃雞頭一家,皮脆肉嫩,肉凍也很好吃。

此外,老北京烤鴨、酸菜魚、河南黃牛肉、會喝牛奶的香酥餅、楊記手工芝麻糖、崇明熱氣羊肉、小紹興白切雞、平遙牛肉、金陵燒鵝鹽水鴨、揚州老鵝、重慶夫妻肺片、五香豬頭肉、正宗北方老面饃、清蒸童子雞、正宗糖醋排骨、大眼包子、廣東清遠白斬雞……
在這條長約百米的室內熟食街里全國特色美食薈萃,雞鴨鵝魚牛羊豬一應俱全,從頭到尾走一遍,三菜一湯輕輕松松;每家店挨個買過來,半個月正餐可以不重樣。

花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逛菜場,與花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等送菜到家的感覺終究是不同的,兩者互為補充,但無法互相取代。在一些博主的推薦內容下,一些外地網友或不住在北新涇的表示“饞哭了”,多希望家附近能有這樣可以逛的美食街與大菜場呀!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7721.html
上一篇:雙熟巖燒吐司做法巖燒乳酪吐司做法
下一篇:鞋子磨腳怎么處理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