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上海和江浙菜偏甜口上海話里竟藏著19道神秘美味
發布時間:2025-10-22閱讀(3)

說到“吃”,上海人從來不甘人后。
在上海人人都是吃客,從老字號到網紅美食,
同樣,上海閑話里也隱藏著一份“神秘食譜”,
閑聊家常時上海人也不忘把美食掛在嘴邊!
十分幽默形象,婉轉又擊中要害~

01
老油條
從“油腔滑調”的上海話演變而來。上海話里面,“調”與“條”同音,而油條炸出來存放時間久了以后,吃口差,不易咬斷,用來代指歷事多或閱世久,做事馬虎、推撥不動、不聽勸誡、不理責罵的人。

02
軟腳蟹
上海寧買蟹都講究一個訣竅,那就是要捏蟹腳硬不硬,有沒有力道。硬的就買,軟的就不買。腳軟的蟹,吃起來味道肯定勿哪能。所以“軟腳蟹”用來比喻一個人軟弱無能,遇到事情只會退縮。

03
飯泡粥
飯加水煮成的粥,也叫飯泡粥。上海人歡喜吃飯泡粥,買一根油條來蘸點醬油,上海人就這樣算吃過一頓早飯了。
飯泡粥的引申意思是說話啰嗦,年紀大,愛講閑話的人。其原意則指代把飯煮成粥時的“篤篤篤”聲,而且取自“飯”與“煩”同音。

04
腳饅頭
腳饅頭既不是肉饅頭,也不是菜饅頭,此饅頭非彼饅頭。
腳饅頭在上海閑話里是“膝蓋”的意思。這個比喻可以說非常形象了,腳上真找不出第二個像饅頭的地方了。


05
炒冷飯
“炒冷飯”本意是在熱鍋中把冷的飯炒熱,而它在上海閑話里的引申意思是舊事重提、舊話重講、舊事重做。比如說:“儂搿門課勿要重備了,炒炒冷飯末可以唻。”
要注意的是,上海閑話里還有“炒冷飯頭”一說,也有重復的意思。比如:“搿本書我看過了,用勿著再去炒冷飯頭。”

06
吃螺螄
“吃螺螄”在上海閑話里的引申意思是在說話或唱歌時出現失誤性的停頓。有沒有覺得這個比喻跟你在吃螺絲時候的狀態一模一樣?

07
辣貨醬
上海人一般是不吃辣的,一點點微辣都受不了。“請儂吃辣貨醬”,就是給你點顏色看看。例句:“儂再勿識相,撥儂點辣貨醬吃吃。”

08
吃麻栗子
麻栗子其實是一種樹的堅果,顏色青綠,成熟后呈棕紅色,只有人指頭般大小,圓柱型,像顆小小的子彈,很硬。
“吃麻栗子”在上海閑話里的意思是用曲指節擊頭;比如我們會說:“拿摩溫動不動就給人吃麻栗子,立壁角。” 或者小時候會聽到父母對我們說:“再勿用心做功課,要撥儂吃兩記麻栗子。”

09
洋蔥頭
上海閑話里,把“洋蔥頭”比喻為被敲竹杠的歪果仁,后來泛指自動受騙被敲詐的人,“蔥頭”與“沖頭”諧音。
賣大興貨的無良商家會講“今朝又斬了5個洋蔥頭”,就是又有5個人上了他的當,買了他的大興貨。

10
空心湯團
沒有餡料只有一層皮的湯圓被稱為空心湯團,上海閑話里是指原本的計劃落空或是別人的許諾不能兌現。例如:“我還當仔伊真個答應我,原來是撥我吃一只空心湯團,殟塞得勿得了”

11
外國火腿
方言帶有很強的時代特性,“吃外國火腿”,指被外國人欺負。洋人在舊上海目中無人,拳打腳踢中國人是常有的事,挨了外國人一腳,窮苦百姓不敢反抗,只能來點阿Q精神,自嘲一番,被外國人欺負,有理沒處講,就是吃了外國火腿。

12
烏搞百葉結
上海閑話里有一種搗亂,就叫“烏搞百葉結”。因為百葉打結,也有點技術含量的。不是隨便彎一彎、穿過去就行的,搞過百葉結的朋友心里色色清。所以“烏搞百葉結”意思就是亂來一氣,沒有章法。
小辰光,我們好心,幫大人忙。結果被大人一句彈回去:“喂喂,儂來烏搞啥個百葉結啊?”

13
爛糊三鮮湯
一般有經驗的食客都知道,去飯店千萬不能點炒什錦和三鮮湯,因為一般都是廚房里的下腳料混雜在一起煮成。“爛糊三鮮湯”,指做事沒有章法,亂七八糟,邋里邋遢、混沌不開,“儂做事體有點計劃好伐,不要這樣爛糊三鮮湯”。此語尤指作風不檢點的女性,“這個女人是個爛糊三鮮湯,隨便啥男人伊都要搭三。”

14
阿旺炒年糕
“阿(火)旺炒年糕,吃力不討好”,指賣力干活但得不到贊賞。炒年糕講究慢火細活,火太旺反而要炒焦。
此話源自寧波,因寧波男子名字中多“旺”,凡名字中有“旺”者,小名就被叫作“阿旺”。習俗男人不上灶,阿旺一上灶就亂套了,干不了活,還要被老婆臭罵。由于“火旺”和“阿旺”諧音,于是原“火旺炒年糕”就講作“阿旺炒年糕”。

15
豆腐里向尋骨頭
上海閑話里對“找茬”這檔事,有多種說法,所表現出來的程度也各有不同。一般來講,就是“捉板頭”。再刻薄一點,就是“扳皵絲”,好比“豆腐里向挑骨頭”有點硬要尋點毛病出來,千方百計找岔子的意思。

16
橘子皮
“橘子皮”在上海話里含有雙重意義。一是指真的橘子皮;二是表示一種比喻,名詞解釋指坑坑洼洼的臉上皮膚,形容詞解釋指大手大腳地亂花錢,不把錢當錢。比如:“儂搿寧花鈔票大手大腳,真額拿人民幣當成橘子皮了。”

17
吃蘿卜干飯
“梅花香自苦寒來,蘿卜干飯吃三年。”
上海灘老早底學徒沒有工資只給飯吃,下飯的只有蘿卜干,所以上海稱過苦日子為“吃蘿卜干飯”,意指從最初的做起,下苦功夫去學本領,例如“到一個地方,就要吃蘿卜干飯吃伊幾年。”

18
五香茶葉蛋
兩個人吵架,一方大吼一聲“滾”,那一定是出離憤怒了;加一個字成“滾蛋”,則情緒已經有了微妙的變化……加三個字“滾儂格蛋”(滾你的蛋),罵人的那位臉上沒準窺得見一絲笑影;地道的上海話還有一句最絕的:“滾儂格五香茶葉蛋”,脆生生地喊出來,當真是色香味俱全的調笑乃至嬌嗔了。

19
老浜瓜
過去浦東三林是郊區,三林塘浜瓜很出名。
老底子江南老人嫌自己年紀上去以后頭發稀少難看,有剃光頭的習慣。當年馬路剃光攤的一個絕活就是不但幫儂拿頭發剃光,還要拿刀刮一刮,刮得煞辣斯光,精光滴滑,閃閃發亮,活脫脫像一只浜瓜。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上海話里用“老浜瓜”比喻精明、資格老的上海老男人。
而上海人也喜歡把上了年紀的女人戲稱為“老菜皮”,因為皮膚皺巴巴的像老菜皮。

噗哈哈哈~
你還知道阿拉上海閑話里有哪些美食諺語,
歡迎切磋啊~

【胖丁綜合編輯】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597864.html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