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4)
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孩子歡呼,家長憂慮,作為一線教師,則感覺到一種壓力和挑戰。到底該怎么做才能達到減量而又增質的效果呢?橫山區第一共同體學校積極探索“雙減”政策下的高效課堂模式,落實“雙減”工作。4月21日來自共同體學校的部分語文老師及相關領導齊聚橫山區實驗中學開展了“落實雙減,增效提質”語文主題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本次活動分別由何靜老師和張玉霞老師主持。

來自共同體學校的八名教師展示了她們各自的“減負增質”高效課堂。老師們始終以減負提質增效為宗旨,課堂上做到優化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學方式新穎、師生互動融洽,力求做到當堂問題當堂解決,決不拖泥帶水。
橫山區殿市中學的李婷婷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語文教材中的《一匹出色的馬》。教學中李老師以朗讀貫穿課堂始終,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親情;注重方法引領,通過聯系生活、想象畫面,高效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橫山區塔灣中學的白鳳榮老師帶來的是精讀引領課《畫楊桃》 《大葫蘆》。他以自己獨特風趣幽默的語言時時把控著課堂的節奏,力求打造有效、有趣、有挑戰、有深度的自主實踐活動課堂。
橫山區趙石畔中學的吳星燁老師執教的是《母雞》這一課。教學中吳老師采用板塊式教學,使線索明晰,寫作特點突出。“控訴狀”突出作者之討厭,緊扣“改變”體會作者之不敢,“表揚信”領悟作者之情感升華。縱觀整堂課,情感變化前后形成鮮明對比,既使學生深受母愛之感染,又巧妙地將寫作方法滲透在課堂中。這樣的課堂是“雙減”之下真正的具有實效性的課堂。

小小的寓言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來自波羅中學的侯田田老師給帶來的精彩課例是兩則寓言故事:《陶罐和鐵罐》 《云雀明白了》。教學中她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朗讀為主線,自主探究為主法,將朗讀訓練、思維訓練有機結合起來,認認真真地詮釋了“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展”的高效教學理念。
來自魏家樓中學的魯妮老師給我們講授的是習作指導課——《他( )了》。教學中,她精心設置了習作指導五環節即:激趣——解題——得法——習作——評改。實現了從多角度表現人物的教學目標。整堂課教師教得少、學生學得多,指向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培育,是“雙減”下的一節高效的習作指導課。

武鎮中學的張挺老師的精讀引領課是《竹石》 《題竹石畫》。張老師從學習古詩六步法入手,并適時補充寫作背景資料,讓學生們很容易地就掌握了《竹石》這種托物言志詩體的特點,然后通過方法引領讓學生自主學習《題竹石畫》。整堂課教學環節緊緊相扣,層次分明,知識點設計梯度明顯。教師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更勤奮、更高效的學習。
實驗中學楊艷娥老師展示的課例是《琥珀》 《黃河象》。本節課楊老師教學目標制定明確,教學思路清晰,給學生創造了提問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關鍵。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在閱讀中了解了琥珀形成的過程,在不斷地探索中得出了結論。同時在品詞析句中了解了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本節課最大的特色是優化了課堂教學環節,向有限的課堂時間要效率、要效果,不斷提升教學效能。
實驗中學的李英老師執教的是七年級語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語文的魅力在于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更是一種精神指引,而《誰是最可愛的人》無疑是體現語文魅力的標桿之作。李老師以飽含激情的語言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進行閱讀品析,從中領悟志愿軍戰士崇高的精神,并且能從細節入手訓練學生的課堂行為養成,注重小組建設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學生們大膽、自信的展示分享,更是給課堂增光添彩。
課后,橫山區實驗中學校長胡增發圍繞“雙減”背景下的“增質減負”進行了總結發言。他首先對八位教師帶來高效的課堂展示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接著他就“減負增質”提出了兩方面的指導建議:一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實現"減負不減質","減負能增效"這一目標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必須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再學習,再培訓。二要立足學生核心素養,深耕課堂教學,不斷錘煉教學智慧,加速成長,讓“減負”走向深處,落到實處。最后他祝福本次活動圓滿成功!
本次共同體活動為語文老師們提供了交流、探討、成長的平臺,共同體的每一位教師將潛心教研,深耕課堂扎實推進“雙減”工作落實,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讓我們乘著“雙減”的東風,用心、用情、用愛成就有溫度的教育,讓“雙減”政策在我們的課堂生根,發芽,開花!
作者:張鳳文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716.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