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云南省為我國少數民族大省,經常會聽到一些少數民族吃一些重口味美食。今天云特產小編就帶大家一目共睹吧,數數你有吃過幾種?
白族生皮
生皮,即黑格(白語),生蘸而食之,原料為生的豬皮和豬肉,生皮是白族人的傳統待客名菜,歷史悠久,生皮口感鮮嫩、滑爽、味美甘甜、營養豐富。生豬肝、生豬腰、生五花肉都可用來做生皮。做生皮,最講究的是蘸水,吃生皮的蘸水,是用白族地道的梅子老醋、野花椒、蒜末、糊辣子、生姜、大麻籽、芫荽、白糖、鹽巴、醬油配制而成,可以說,生皮的好壞,蘸水最為關鍵。

傣族牛撒撇
傣族牛撒撇的特別之處,在于其用料,牛胃里已和胃液混合,但未被消化吸收的東西,以及牛小腸里的一種很苦的汁水,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因此,很多人第一次吃傣族牛撒撇,會因腦海里的幻像而懼吃第一口,吃到嘴里也難以下咽。傣族牛撒撇味苦,極具藥膳價值,有清熱、助消化、健胃、消暑祛熱的功能。當你咽下第一口后,你就會深深的愛上它。

布朗族油炸花蜘蛛
布朗人勞作時,喜歡用樹枝和蛛網做成網兜以捕捉花蜘蛛,帶回家后,去其腳,用清水沖洗后,放入油鍋煎炸。煎炸后的花蜘蛛,香脆爽口,再喝上幾口布朗族婦女釀制的翡翠酒,可謂蛛香酒純。花蜘蛛,又名大腹圓蛛,全身長花斑,含堿性蛋白酶,油炸花蜘蛛不但香脆可口,還可入藥,能解毒,可治瘰疬、瘡腫、蜂蝎螫傷、蛇毒。民間用來治蛇毒,將活蜘蛛放于傷口,任其吸吮毒液。

景頗族舂鱔魚
景頗人的舂鱔魚是將鱔魚燒成金黃、舂細。加入用蒜、香菜、荊芥、姜等做成的配料。烤鱔魚的香味混上配料的香辣味,吃起來松脆香辣。

拉祜族血拌肉
拉祜族血拌肉,原料為公豬的新鮮脊肉、護心血、辣椒、香茅草、生姜、胡椒、橄欖皮、韭菜根、花椒、草果、薄荷、香料、食鹽。血拌肉是拉祜年必須的佳肴,質地鮮嫩,極具特色。
當一碗血淋淋的血拌肉擺到客人面前,相信客人一定會膽戰心驚,其實,血拌肉味道極佳。

基諾族蝌蚪拌臭菜
蝌蚪拌臭菜是基諾人的美食,將小蝌蚪洗凈,放入開水中微燙,輔之調料,攪拌即可食用。臭菜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能治療多種肺疾,以及婦科疾病,蝌蚪拌臭菜不但細嫩軟滑、清涼爽口,而且極具藥價。

壯族內臟泡米酒
族人善于釀制米酒,也喜歡用米酒招待貴賓,壯家過節時,多以肉食配美酒,配以雞膽即成“雞膽酒”、配以雞雜即為“雞雜酒”、配以豬肝即是“豬肝酒”,壯酒性烈,配以肉食,可解酒。飲酒時,將酒一飲而盡,肉食留在嘴里慢嚼,壯族人喜歡用內臟泡米酒來招待貴賓,雞膽酒具藥用價值。

哈尼族油炸竹蟲
竹蟲蛋白質含量極高,油炸竹蟲色澤金黃油亮,味道酥脆芳香,是哈尼人用來款待貴客的佳品,是極具特色的佐酒美食,被奉為上等佳肴。哈尼人出了油炸竹蟲外, 也油炸大黑蜂蛹、大黃蜂蛹、馬蜂蛹、草蜂蛹、白腳蜂蛹、葫蘆蜂蛹、土蜂蛹、蜜蜂蛹、樹蛹、竹蛹、蝦巴蛹等,這些蛹類美食都含有高蛋白質,經油炸之后,香脆可口,味美無比。

傣族拌黃螞蟻蛋
黃螞蟻,又叫黃金蟻,其蛋金瑩剔透,極富藥用價值,黃螞蟻蛋可蒸食,燒湯,但最具特色的還是涼拌。除傣族外,生活在云南的景頗族和基諾族也取螞蟻蛋做美食, 在基諾人生活的地方,螞蟻多且與眾不同,螞蟻蛋有綠豆粒大,取出螞蟻蛋后,用酸味的佐料調拌即可食用,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德昂族肉生
肉生,即然撒(德昂語),是德昂人獨特的美食,其主料為生鮮麂子肉或魚肉,也可用鮮豬頭、鮮牛肉,德昂人常吃的肉生有骨頭生和肝生,做骨頭生或肝生的獨特材料是橄欖枝的內皮。
取出橄欖枝的內皮,與鮮肉或鮮肝一起剁碎成泥狀,拌上芫荽、罵榴汁、芫荽、小米辣、芫荽、鹽巴等配料,即可食用,橄欖皮的酸澀味,配料的辛辣味,使骨頭生和肝生吃起來酸辣香澀,十分可口。

怒族斜拉
斜拉,是云南怒族美食,怒語“斜”即肉,“拉”是酒。“斜拉”意即肉和酒炒或煮在一起。它是怒族人待客的美食。制作“斜拉”時,將豬肉切片,用酥油炒熟,放入清酒,攪動片刻,隨即蓋上鍋蓋,三至六分鐘后即可食用。“斜拉”不但味美,而且具藥用價值,能治療風濕、婦科病等疾病。

佤族雞肉爛飯
其做法是把剛開口叫的公雞用竹簽戳死后放在火上把毛燒光,拔去毛根,掏去內臟,然后切塊,放入冷水里煮。等水沸后放入大米、五茄皮、酸筍、姜、芝麻、辣椒、 花椒、木漿子、香芭草、鹽、蘇子等佐料,邊煮邊攪,米煮成稀粥便成雞肉爛飯。佤族雞肉爛飯選用本地土雞,忌諱用白毛雞煮制。拉祜族也把雞肉爛飯視為上等佳肴。

以上是幾種少數民族的重口味美食,喜歡的就自己嘗試著做著吃吧,當然不喜勿噴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28868.html
下一篇:先涂隔離還是bb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