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日本天皇吃螃蟹日本天皇首次訪華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3)
關于日本和中國之間的恩怨糾葛,相信每一個中國人內心都有一些不可言說的感受。
日本的明仁天皇是歷史上第一個訪問中國的天皇,雖然1992年的訪問之旅只有短短五天時間,卻在上海國宴前發生了一件事情。
日本代表團提出一個要求,遭到了中方的直接拒絕,那日本提了一個什么要求?國宴前又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說到日本,每一個熱血的中國人都會五味雜陳。經歷了日本的對華侵略和抗日持久的抗日戰爭后,新中國在成立之后的許多年,中國和日本幾乎沒有任何的建交活動,我們幾代人直到現在也無法原諒日本當年的暴行。
但時代在變遷,各國之間的和平發展和合作共贏成為了大方向。一向有著偉大胸襟的中國也在嘗試接納日本,前提是日本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積極的。所以,中日兩國在1972年迎來了正式建交,算是順應世界格局的發展潮流。
1989年,日本的裕仁天皇去世后,由他的兒子明仁繼位,成為日本新一任的第125代天皇。明仁天皇與他的父親裕仁天皇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他是第一個訪華的日本天皇,也是第一個與平民女子結婚的天皇。

明仁天皇在繼位后,最重視的工作就是改善中日兩國的關系,為了表達自己的最大誠意,他決定要親自訪問中國。經過與當時的日本內閣的商討和確認,明仁天皇獲得了內閣所有成員的同意,計劃于1992年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中日關系如此緊張,明仁天皇的首次訪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僅中日兩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都在關注著明仁天皇這次的訪華行動,各國記者進行跟拍并隨時發布相關報道。
與日本歷代的天皇更大的不同是,明仁天皇思維獨特,不受傳統影響,不參拜靖國神。在他看來,這些事情沒有任何的實際意義,只會無端增加仇恨。
雖然日本方面已經確定1992年日本天皇訪華,但在二戰結束后,日本的軍國主義還留有遺毒,日本國內也有不少的右翼分子,對政權虎視眈眈。明仁天皇將要訪華來改善中日關系,是這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右翼分子還派出不少的間諜潛伏在各大電視臺和新聞媒體機構,目的就是想要捕捉到明仁天皇的負面新聞,蓄謀破壞中日的關系,激化中日矛盾,制造對立情緒。
其實,歷史上的日本和中國有著難解的淵源。
公元630年,日本的舒明天皇時代就有了第一批遣唐使來中國進行文化交流,日本先后在不同的時期共派出十九次遣唐使到中國學習先進技術,中國許多的文明和風俗也正是那些時期傳到了日本,讓日本有了變革性的發展。
中日關系雖然后來變得緊張且微妙,但明仁天皇決定在中日正式建交的20年之后,也就是1992年10月23日訪問中國,一時之間,成為了當時的國際熱議話題。
畢竟日本天皇訪華未有先例,明仁天皇訪華是顛覆歷史的一個決定。眾所周知,日本天皇在日本民眾的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特別是明仁天皇的在位期間,日本經濟處于動蕩時期,明仁天皇與普羅大眾同甘共苦,為了日本的國民經濟,先后多次訪問其他國家達39次,以此來幫助日本渡過難關。
但訪問中國是明仁天皇與日本內閣共同討論并通過的決定,明仁天皇也對自己的親自訪華極其重視,在訪問前還仔細研讀書籍,以便對中國的風俗習慣有更深入的了解。

對于這一次的訪華活動,明仁天皇本人極其重視。他還攜夫人在啟程的前十天邀請駐日中國大使楊振亞夫婦一起共進午餐。
期間,兩人聊了很多有關中國的話題,比如中國的天氣怎么樣、中國的普通百姓們都會有些什么生活習俗以及中國人和日本人比較大的習慣差異是什么等等。
明仁天皇還告訴楊振亞,他自己對訪華活動中的游覽名勝古跡很期待。借著這樣的機會,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畢竟日本的文化與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明仁皇后美智子當時悄悄和楊振亞夫人說,如果到時在訪華期間有什么禁忌或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希望楊夫人可以隨時提醒,她不會介意這樣的善意提醒。

就這樣,明仁天皇夫婦終于在1992年10月23日這一天開啟了他們的訪華之旅。他們的第一站是直達北京,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踏入中國國土的日本天皇,北京方面自然是設置了隆重的歡迎儀式。
楊尚昆主席當天進行了歡迎致辭。他說到,雖然近代的中日兩國有過一段非常不幸的時期,但后來經過中日雙方的共同努力,兩國的邦交正走在正常化的路上了。
楊尚昆主席還提到,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是可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這個愿望實現的前提是中日兩國信守中日聯合聲明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

明仁天皇隨后也發表了講話,他對于日本國曾經給中國帶來的苦難感到抱歉,日本已經有了深刻的反省。他還表示,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鄰邦關系意義十分重大。
明仁天皇夫婦在北京游覽了八達嶺,登上了萬里長城,領略了北京的大好風光。他們還參觀了故宮博物館,走進了紫禁城,見證了歷代中國王朝的興衰成敗。
接下來的第二站,明仁天皇夫婦來到了古都西安,有十三個朝代曾經定都這座城市。尤其在大唐盛世,西安作為長安古都,當時的中日來往密切,友好交往,當年的遣唐使也為中日兩國文化歷史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仁天皇特別提出,西安碑林博物館是必須要去的地方。在西安碑林博物館工作人員的熱情接待下,明仁天皇在65萬多個字海中找到了自己年號的出處:地平天成。明仁天皇十分激動,同時也十分高興!

在西安,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兵馬俑、唐墓壁畫以及保留下來的明代的西城門,這些文化古跡更是讓明仁天皇夫婦大開眼界,無不為之驚嘆。
西安之旅的下一個目的地是上海。作為一個傳奇的城市,民國時期的舊上海因為壯觀的十里洋場而聞名于世,如今在改革開放之后,十里洋場又全新登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博得了明仁天皇的絕口稱贊。
在上海,明仁天皇夫婦參觀了南浦大橋,去了浦東新區,還在上海交通大學的校園小路上牽手散步,趁機感受一下中國學子們的蓬勃朝氣。

日本天皇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訪問中國,這對于中日兩國來說是一次超級大的挑戰。兩個國家在一些細節問題的處理上都不容許出任何的差錯。
當然,這一次萬眾矚目的首位日本天皇訪華也吸引了國際媒體的目光,不僅中日兩國的記者,就連其他國家的新聞媒體友人,都是全程跟拍,實時報道,唯恐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
中國一直是禮儀之邦,按照我們五千多年的傳統風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所謂“來者,皆是客。”
尤其是一些外國領導人來訪,中方一定會精心準備國宴來款待。這一次接待日本天皇當然也例外,同為亞洲國家的中日兩國,自然在吃方面也會有不少的共同喜好。

其實,對于明仁天皇的訪華,日本國內的各黨派持有各自的意見和態度,曾經因為這次的訪華事件進行過激烈的討論與商議。但明仁天皇力排眾難,堅持己見,最終才有了這一次的訪華行程。
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反對黨派人士心有不甘,就寄希望明仁天皇在這一次行程中出現紕漏或是存在失禮的地方。
畢竟日本天皇在日本國民心目中的地位尊貴,被奉為神明一般。如果此次明仁天皇一旦在訪華行程出了問題或是鬧了笑話,就正中這些反對黨派的下懷,他們定能大肆渲染,從而證明自己當初反對日本天皇訪華的正確性。
居心叵測的反對黨特意安插了一些日本記者混在媒體隊伍當中,密切關注明仁天皇訪華期間的一舉一動,只要發現問題,隨時有可能拍下一些場景,以此來抹黑明仁天皇的形象。
可是明仁天皇夫婦在連續幾天的行程中,均展現出極高的素養,以彬彬有禮的面目示人,全程都讓人感覺很舒服。于是,這一幫別有用心的日本記者們開始急了,眼看著行程進入了尾聲,他們把最后的機會放在了上海國賓晚宴上。

國宴是我國宴請外國領導人的最高待遇。所以國宴上的菜單出品有著嚴格及規范化的流程,比如負責的禮賓官員一定要提前研究并知曉外國領導人及外國代表團成員的飲食習慣。
然后,再通知參與烹飪的廚師們開會,讓廚師們根據外國賓客的口味來安排相應的國宴菜譜。
而確定菜譜只是其中的一項工作,廚師們還要盡可能地了解外賓不同的生活習慣、飲食忌諱、口味偏好以及與外賓年齡、身體狀況相關的一切信息。同時,國宴款待還要兼顧當時的季節、當地的特產及食材的營養等因素。
總的來說,國宴菜單不僅要給外國賓客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要讓國賓品嘗到中國特色的菜品,從而讓外賓們領略到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
明仁天皇夫婦1992年訪華的時間,正值金秋十月,碩果累累,而這個季節的上海也是蝦蟹肥美之際,大閘蟹正是當季的佳品。所以上海政府特地在這一次的宴會中精心安排了一道菜:清蒸大閘蟹。

在我們中方看來,這一次的國宴未設在北京,而是國際大都市上海,上海作為東道主奉上這一款極具地方特色的菜品來招待日本天皇夫婦,首先是盡了地主之誼,同時又讓他們了解了傳統的地方飲食文化。可謂誠意滿滿,用心良苦。
但日本代表團可能有另外一種顧慮,他們擔心明仁天皇夫婦在眾目睽睽之下徒手剝蟹,然后還要低頭用嘴來啃,這樣的操作不僅復雜,而且吃相不雅觀。一旦被一些反動媒體的鏡頭拍下,他們一定會借這個事件來抹黑明仁天皇。
為了不給日本天皇帶來負面的影響,日本代表團經過內部商議,還是請求中方撤掉這道大閘蟹的菜品。可國宴本來就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不同于普通家庭中的請客吃飯,多了就減菜,少了就加菜。國宴有一定的規范程序,哪能說改就改的呀?
對于日本代表團的擔憂,我方表示了極大的理解,但同時也給日本代表們吃了定心丸:菜譜不變,讓天皇放心大膽地享用美食即可!

日本代表團作為遠道而來的賓客,也不好再提出太過份的要求,只能選擇相信中方。他們心中的大石頭沒有完全放下,但也很想知道中方究竟會怎么做呢?
終于到了上海國宴的那一天晚上,日本天皇夫婦在各國記者們攝像機的拍攝下吃得很開心,對每一道上菜都流露出滿意的表情。當這一道讓日本代表團極其擔心的“清蒸大閘蟹”端上餐桌時,全場的目光都盯著日本天皇和盤中的大閘蟹。
正當那些反動派記者拿起攝像機準備拍下日本天皇吃大閘蟹的不雅照時,日本天皇卻不緊不慢、輕松地揭開了蟹殼,鮮美的蟹肉一覽無遺,蟹肉和蟹殼分離,日本天皇夫婦用勺子將美味的蟹肉送進了嘴里,同時對如此美味的大閘蟹贊不絕口。

原來,中方負責人在了解了日本代表團的擔憂后,迅速與中方廚師們進行了交流,針對外賓們的問題,在做這一道菜時特別用心,小心地將蟹肉一塊塊剝離并放回了蟹腹內,但保留了原有蟹殼的完整性。
無論是上鍋蒸還是擺盤,看起來都是一整只大閘蟹。也正是通過這種奇思妙想,明仁天皇夫婦方便又快速地直接吃到了鮮美的蟹肉。
站在一旁的日本記者和日本代表團官員們都看得目瞪口呆。這樣既美觀又好取食的烹飪方法真是太絕妙了。中國廚師們的這個技巧成功化解了一場風波。就連當事人明仁天皇也豎起了大拇指:“中國人真是太聰明、太有辦法啦!”。
就這樣,上海國宴之后,日本對中國的誠意和機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并表示今后將與中國保持長期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

在各國之間的國事訪問活動中,國宴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它作為兩國友好往來的紐帶,看起來只是一餐飯,但政治和外交因素全都蘊含其中。
無論哪個國家的領導人前來訪問中國,無論哪個國家曾與中國有過不愉快的歷史,我們中國都不會有任何的怠慢。因為這是對其他國家最起碼的尊重,也是我們大國風范的極致體現。

[1]明仁天皇 唯一訪華的天皇[J].環球人物,2014(24):34-36.
[2]光祥.日本天皇訪華始末[J].黨史縱橫,2008(01):48-51.
[3]譚璐.解密神秘國宴[J].蘭臺內外,2011(02):48-49.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5551.html
上一篇:鮮香菇蒸雞做法香菇蒸雞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