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干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5-10-23閱讀(4)
真正成型的餅干要追溯到公元七世紀的波斯,當時制糖技術剛剛開發出來,并因為餅干而被廣泛使用。一直到了公元十世紀左右,隨著穆斯林對西班牙的征服,餅干傳到了歐洲,并從此在各個基督教國家之中流傳。到了公元十四世紀,餅干已經成了全歐洲人最喜歡的點心,從皇室的廚房到平民居住的大街,都彌漫著餅干的香味。餅干的詞源所謂餅干的詞源是“烤過兩次的面包”,即從法語的bis(再來一次)和cuit(烤)中由來的。是用面粉和水或牛奶不放酵母而烤出來的,作為旅行、航海、登山時的儲存食品,特別是在戰爭時期用于軍人們的備用食品是非常方便適用的。初期餅干的產業是上述所說的長期的航海或戰爭中的緊急食品的概念開始以HandMade-Type(手工形態)傳播,產業革命以后因機械技術的發達,餅干的制作設備及技術迅速發展,擴散到全世界各地。餅干類包含餅干(Biscuit),曲奇(Cookies)和蘇打餅干(Cracker)等等。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39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