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3)
本單元語文園地安排了“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日積月累”這三塊內容。這三塊內容一般分兩個兩個課時學習。
一、通過學習交流平臺,使孩子們能借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關鍵語句就是在文段中起重要作用,能夠概括文段大意的句子。認真朗讀“交流平臺”上的三段話,想一想:每段話圍繞關鍵語句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第一段話,聚焦主要內容:“關鍵語句能幫助我們概括一段話的大意”。所謂關鍵語句,其實就是這段話的中心句。找到了中心句,我們就知道了這段話是圍繞什么內容來寫的。
第二段話,聚焦主要內容:“有時候,一段話的大意需要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進行概括。”有時候,一段話的大意需要根據關鍵語句的提示進行概括。
第三段話,聚焦主要內容:“關鍵語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根據表達的需要,作者會將關鍵語句放置在不同位置,可能在第一句、最后一句,也可能在一段話的不同位置,如《花鐘》第一自然段的關鍵句在該段的第2句。雖然關鍵語句位置不同,但作用是一樣的。



在學習時,通過呈現例文,引導孩子回顧已學知識,找出關鍵語句,概括段意。在此基礎上,再次呈現幾段不同的例文,讓孩子找出關鍵語句,完成學習單。然后給出關鍵語句,進行說話練習,最后布置圍繞關鍵語句寫話的小練筆。
二、詞句段運用
1、學會觀察提問。本單元的緊緊圍繞主題“留心觀察”,安排了《花鐘》《蜜蜂》兩篇精讀課文,以及一篇略讀課文——《小蝦》。主旨是告訴我們,生活中無論是觀察植物還是觀察動物,或者是小實驗,都必須主動思考,提出問題。這個環節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課文中的,一個是生活中的,由課內延伸到課外。

第一段話中的問題是根據具體現象提出的。“我”由蜜蜂飛得低的現象,想到它們能不能找到家的問題;第二段話中的問題是經過對比提出的。把兩個路口的路況進行對比,一個很暢通,另一個卻總是堵車,思考完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應適時引導孩子注意所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建立在觀察到的有趣現象上,現象和問題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最后引導孩子仿照例句把自己觀察到的現象和由此產生的疑問寫下來,注意表述簡潔、具體。

2、俗話說“文章不厭百回改”,學會修改文章非常重要。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有一些比較實用的修改方法,通常用不同的符號來標識,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些常用的修改符號。
首先復習已經學過的表示改正、增補和刪除的修改符號,說說名稱和運用。接著出示“詞句段運用”第二部分未添加修改符號的文段,讀一讀文本段落,說說文段已經出現的四處修改符號分別是什么符號,有什么作用。之后學習用“修改符號”修改片段,最后遷移修改自己的習作。
3、小練筆。
我會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段落。
今天,我們全家去了紫竹園公園。下午,一進門就看見了色彩鮮艷的月季花,有紅的、黃的、紫的,非常美麗,正在這些花兒上有幾只漂亮的蝴蝶翩翩起舞呢!

三、日積月累
“日積月累”重在熟練背誦,通過古詩文的學習了解傳統文化。本次安排的是《滁州西澗》,是韋應物的代表作之一。
1、通讀古詩,需要注意的有“澗”讀四聲,要讀出停頓,并標上停頓號。

2、理解背誦。
故事大意:我最喜愛澗邊生長的幽幽野草,在澗上的樹叢深處有婉轉啼唱的黃鸝。春潮不斷上漲,還夾帶著密密細雨。荒野渡口無人,只有一只小船隨水流在那里漂浮。
3、小練筆
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詩句。
前兩句中,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詩人看到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詩人聽到的。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