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周二夜跑打卡攻略在蒸蒸日上跑開啟全新一年
發布時間:2025-10-25閱讀(3)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走過至艱至難的2020年,嶄新的2021年一切會不會都變得更加順利?在路跑賽事上,情況可能并不那么樂觀——新年伊始,浙江瑞安的半程馬拉松延期,廈門馬拉松延期,海口馬拉松延期……疫情的隱患依舊影響著賽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周二夜跑打卡攻略?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周二夜跑打卡攻略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走過至艱至難的2020年,嶄新的2021年一切會不會都變得更加順利?在路跑賽事上,情況可能并不那么樂觀——新年伊始,浙江瑞安的半程馬拉松延期,廈門馬拉松延期,海口馬拉松延期……疫情的隱患依舊影響著賽事。
不過,伴隨著新年的第一縷陽光,依舊有不少賽事順利舉行。1月1日,在上海地標性的國際賽車場,“7歲”的蒸蒸日上迎新跑如約鳴槍。
嚴格而細致的防疫流程,縮減到不足6000人的賽事規模,抗疫醫務工作者組成的“守護者方陣”,讓這場活動更加意義非凡,他們也用自己的奔跑傳遞出了積極的信號,“只要遵從賽事防疫,路跑不僅值得參加,而且能給防疫提供更健康的體魄。”
來自“守護者方陣”的劉萍在比賽中。
疫情防控變嚴了,體驗卻變好了
持續數日的寒潮,讓冬日清晨的上海透著寒意。而坐落在上海市郊的國際賽車場,相比于零下5℃的市區,可能還要再低上一兩攝氏度。
但早上7點半不到,這條F1賽道外的廣場上就迎來了不少跑者。他們都是為了來參加連續第七年舉辦的蒸蒸日上迎新跑,用跑步迎接2021年的第一縷陽光。
“我家住得比較遠,早上五點就出門了,不想錯過這場比賽。”已經連續第三年參加這場跑賽的老張和他的妻子一起報名成功,“去年都沒怎么跑,今年這場比賽不想錯過,也希望借此給今年的參賽計劃開個好頭。”
就如老張所說,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直到2020年10月份,國內的路跑賽才逐漸回歸,但賽事規模普遍變小了,疫情防控也讓參賽流程變得更加復雜。即便是進入2021年,這樣的常態化疫情防控也在持續。
“賽事的防疫方案從2020年9月到11月就改了好幾版。對標世界田聯‘白金標’的上馬,我們采取了最高標準的辦賽方案,其中就包括全員核酸檢測和人臉識別與身份核對等。”
新華跑團合影
賽事總監王曉芬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領取賽事包到比賽當天,核酸檢測報告、體溫檢測、健康碼和身份信息一個都不能少。此外,賽事前期利用大數據對參賽跑者所在地的“風險篩查”,也是為了確保每一位參賽者的健康和安全。
因此據賽事主辦方介紹,在賽事的兩個項目總規模縮減到6000人的情況下,最終到場的跑者并沒有到達這個數字,“但是5.4公里的項目,領取賽事包的參賽者根據數據來看100%全部到場,這是以往不曾有的現象。”
而當每一位跑者站上賽道,他們還有意外之喜。
“人少了,而且設置分槍起跑,我們能夠更好地感受這條F1賽道,體驗感反而高了很多。”這是來自“守護者方陣”跑者葉松林最真實的感受,“本來以為人少了氣氛可能會差一些,但主辦方準備了很多活動,還有表演,讓新年的氣氛跟以往一樣熱烈。”
致敬英雄,傳遞敬畏生命的理念
葉松林是蒸蒸日上迎新跑的老朋友,但是相比于往年,今年他的身份格外不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跑團的葉松林,和另外31位醫護人員、警察、軍人以及消防員,組成了“守護者方陣”。
這是賽事主辦方對于2020年援鄂醫務工作者以及在全國各地抗疫一線工作者的一份致敬。據賽事主辦方介紹,他們特別為這些“守護者方陣”跑者們安排了提前到嘉定住宿和定制禮包的禮遇,并且在賽事包里增加了一頂白色的毛線帽,以此表達對締造歲月靜好的守護者們的感恩和敬意。
現場眾多工作人員提醒參與者佩戴口罩。
“主辦方特別細心,當我看到白色帽子的時候,很感動。”同樣來自新華跑團的醫務工作者劉萍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她希望自己的參與能夠傳遞出“運動帶來健康”的觀念,讓更多人用運動的方式去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病毒對抗。
這也是葉松林的想法,“從入場到比賽,我感覺賽事在防疫方面規范且有序,賽道的醫療和補給也都豐富完善。在目前疫情防控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我也希望通過比賽來告訴周圍的人,在按照主辦方要求報名參賽和自我檢查的前提之下,參加運動是完全可以的。”
當這樣一個特殊的方陣站上賽道,也肩負著更為特殊的使命——傳遞戰勝疫情的信心以及敬畏生命的理念。
“目前的疫情相對穩定,大家不需要過度恐慌,而是應該通過適當運動去強健自己的身體,只要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就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
曾是第三批援鄂醫療隊重癥區醫生的崔志磊醫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這樣的迎新跑,又能夠腳踏實地奔跑的感覺令他格外珍惜,“在2021年的第一天參加這樣的迎新跑,象征一個新的開始,重新出發。”
賽事粉絲們向“守護者跑友”致敬。
疫情,為中國路跑帶來思考
當一場影響全球的疫情對體育賽事特別是路跑賽事造成了巨大沖擊之后,整個路跑行業確實需要“重新出發”。
持續了半年多時間的賽事停擺,對于跑步人口和賽事產業的發展絕非一件好事,但原本處在井噴式發展階段的中國路跑,卻意外進入了一個“冷靜期”。“冷靜期”結束之后,疫情期間的特殊經歷,讓參賽者和辦賽者都變得更加成熟。
“疫情剛開始時,很多人覺得沒有比賽了大家可能就不訓練不參賽了,但反而一個令人意外的情況是,沒有比賽之后,跑者們的訓練更專注了,甚至有了恢復傷病的時間,所以當疫情防控穩定后,比賽恢復,我們看到很多人的成績都提高了。”這是跑圈里的業余大神沈昊澤的真實感受。
在跑圈里,這位曾經靠跑步從190斤減到140斤不到的“小鮮肉”是不少跑友所熟知的“沈烏賊”,他正是利用了停擺的半年時間,將自己的全馬最好成績從3小時08分提升到了2小時52分。
“沈烏賊”的提速,也是中國跑圈精英水平整體提速的一個縮影——就在今年的蒸蒸日上比賽上,“三冠王”王紅偉以1小時07分45秒贏得冠軍,打破了去年自己創造的賽會紀錄;而同樣衛冕成功的張新艷跑出1小時13分20秒,比去年的賽會成績提高了10秒。
主辦方還準備了暖場表演。
而在全國層面上,據國內媒體統計,從2020年9月份的太原馬拉松開始,國內馬拉松精英跑者成績斐然,能夠跑進2小時20分的跑者有70人,比2019年多出了一倍,而達標東京奧運會馬拉松參賽標準的更是達到了8人。
同時,不僅僅是跑者變得更快,辦賽方也變得更加成熟。
蒸蒸日上迎新跑的賽事主辦方雖然在疫情的影響下,在招商方面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效果”,但在防疫工作上的成本反而增加,更重要的是,當參賽流程變得復雜之后,賽事主辦方也在思考如何讓跑者在比賽體驗上變得更好。于是乎,免費的核酸檢測名額,確保安全情況下的觀眾入場,新年龍獅演出和賽前暖場表演,都讓路跑賽事變得更加有人情味。
“從去年最后幾個月到現在,雖然規模減小對于賽事的收入有所影響,但賽事的體驗感和服務確實越來越好。”去年最后三個月,“沈烏賊”參加了12場比賽,總結了這樣的參賽感受,“而且參賽者也開始懂得尊重,即便一些比賽延期或取消,大多數跑者也不是苛責,而是去試著理解。”
疫情影響之下,中國路跑產業整體也在成長。新的一年,雖然賽事依舊喜憂參半,但是跑者們都有相同的期待,“疫情防控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人可以回到賽道,路跑產業甚至是中國體育,能夠在新的一年蒸蒸日上。”
責任編輯:蒲垚磊
校對:劉威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661642.html
下一篇:葫蘆怎么曬干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