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在古代,皇帝的位置總是充滿了誘惑,有野心或者想要更大的權勢的人,總是會對這個位置有所覬覦。唐朝時期,李世民也不例外,由于李建成的打壓和李淵的縱容,李世民決定直接起兵,通過玄武門之變奪到了皇位。面對這個兒子的所作所為,李淵對李世民說了一句話,不僅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李唐,那么,李世民到底說了什么呢?
皇位充滿了無盡的誘惑,尤其對于那些皇族子弟來說,有哪個人不想染指這個至高王座,哪怕會身臨孤寒,也很難放棄這個唾手可得的機會。帝位之爭何其殘酷,只要去爭了,要么勝,要么亡,在這條通向死亡之路上又多少人紅了眼去為執念而戰。 許多人認為朱棣、李世民不應該篡位,但他們也是身處漩渦中心身不由己,朱棣若是不爭藩王之權就會被朱允炆削減,李世民若是不爭難保哪一天就會成為李建成刀下亡魂,所有皇子間手足相殘同室操戈的痛苦根源,說到底都是皇位所帶來的權力和誘惑。
朱允炆當年被朱棣所率領的大軍逼宮趕下皇位之后,傳言被燒死的建文帝尸身難辨,有野史提到,朱棣認為朱允炆并未葬身火海而是逃向海外,正是因為擔心朱允炆在海外建立謀反的勢力才命鄭和下西洋。不論如何,朱允炆的下場的確悲慘,歷來被趕下皇位的皇帝總是難以得到一個好的結局。不過也有例外,李淵這個被自己的兒子趕下皇位的皇帝卻得到了一個善終。 當年玄武門事變后,李世民率領軍隊戰勝自己的手足,尉遲恭殺了李元吉和李建成之后便穿著這身浴血的鎧甲逼宮,李淵不得不交出大權。
身為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自然有其卓越的謀略。只是后來李世民坐上皇位,修史的時候夸大了自己在唐朝初建中的作用,將李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削弱。 李淵眼看著自己大勢已去,只希望能夠保住當初苦心締造的大唐。于是他看著一步步走向皇位的李世民說道:“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他的這句話說完,李世民立刻就懂了。
這是出自著名的大孝子曾子的一個典故,以前有一個人與曾子同名,犯了**之罪,第一個人前去告知曾子的母親的時候,他的母親不相信,還能繼續織布,第二個人告訴的時候,他的母親開始有些驚恐,到了之后更多的人來告知的時候,他的母親嚇得扔了織布的梭子翻墻逃跑了。這個故事講的道理與“三人成虎”殊途同歸,意思是哪怕是極其相信兒子的親生母親都難以避免聽信謠言。
李淵此言一出,李世民便知道他是在向自己示弱,他要告訴自己,他相信自己和曾子一樣清清白白,以前只是誤信了謠言。李世民也松了一口氣,他本不愿看到同室操戈,更不愿看到父子殘殺,李淵此舉正中下懷,只要父親愿意讓出大權,一切自然就都好辦了。 |
上一篇:蜀國將軍向寵是個怎樣的人?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