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16)


一、內容理解:
選文主要介紹了甲骨文的發現歷程。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間勞作時,經常發現帶有刻痕的龜甲、獸骨,并沒有在意。直到1899年,這些龜甲和獸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朝國子監主管員王懿榮的注意,他認為龍骨上的刻痕,是一種比篆書更早的文字。后來,人們把這種文字叫甲骨文。
二、甲骨文簡介

三、漢字的演變過程









一、欣賞內容
欣賞書法作品既要對作品宏觀把握,又要有細微的觀察。體會作品點畫、結體、章法的匠心和功力,以及師承、流派、風格,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感受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
二、欣賞方法
①遠觀,可以感受其整體美,近察,看字的典畫結構,感受書法作品的形質美。
②分析判斷,反復體驗作品的風格線條內涵,神采意境,節奏構成等一系列抽象形象。
③體會字的結構造型、重心穩健富于變化的優美程度等。注意觀察每個字的長短、肥瘦、寬窄、大小、疏密,比較同一字的不同形態變化。
三、書法欣賞
①智永楷書《千字文》:智永是王羲之后人,書傳家法,對后世書法影響甚遠。董其昌評價其字“力透紙背”,蘇軾評其字“精能之至,返造疏淡”,智永楷書,易上手易轉體,自然舒展,而其楷書《千字文》堪稱典范,是一千多年來最佳版本。
②懷素草書《千字文》,此卷為其暮年所書。落筆飽滿,使轉自如,不露鋒芒,虛靈高古,平淡清遠,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空靈境界。
③文征明行書《千字文》,每一個字落筆,由牽絲中可見,筆筆相連,轉折自如,氣勢貫通,疏密適度,清秀挺拔,飄灑有致。
四、楷書四大家





一、內容理解
選文主要講述了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必要性。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各地區,各區域之間存在著語言差異,阻礙了各民族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制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確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規定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范圍,有利于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間的交往,有利于促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
二、拓展延伸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中《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通過。2001年1月1日起實施。此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制定是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及其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


一、研究報告結構


三、街頭錯別字的研究報告范例
1、問題提出:
搜集街頭上的錯別字,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促進漢字的規范使用。
2、調查材料分析:
行走街頭,各類城市廣告,宣傳畫廊招牌,店牌標語牌,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錯別字,調查發現,街頭路邊上各種招牌,廣告不規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錯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用繁體字……建設路上餐飲店比較多,招牌上錯字百出。如“水餃餛飩”寫成“水餃混沌”,“鐵板魷魚”寫成“鐵板尤魚”……花園街服裝店鋪鱗次櫛比,招牌上的字成了諧音的天下:“一見鐘情”寫成“衣見鐘情”,“依依不舍”寫成“衣衣不舍”。一家店鋪的廣告牌寫的是繁體字,我們辨認了半天也不認識。繁體字和錯別字不僅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便,特別是那些錯別字,會傳播錯誤的知識,產生不良的影響。
3、調查結論
通過討論,我們認為出現街頭錯別字有以下原因:
①文化水平低,因而出現書寫錯誤。
②故意寫錯,為了吸引顧客的好奇,而獲得自己的利益。
③相關部門管理太松,沒有嚴格管理。
針對上述現象,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①成立“錯別字小組”,專門修改街頭上的錯別字。
②號召人們書寫規范字,提升文化修養。
歡迎大家點贊 轉發!
你們的支持是我繼續努力更新的動力!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