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儂智高是誰 儂智高人物生平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最近很多人對儂智高這個歷史人物非常的感興趣,很多人也都問了,這個儂智高到底是誰呢?他又有什么樣的故事呢?下面就簡單的給大家來介紹介紹看看這個儂智高到底是誰吧,看看他的一生是怎么樣的一生吧,對這個人感興趣的一定別錯過了,速度來學習分析看看。 儂智高是北宋仁宗時期廣南西路羈縻州(唐宋時朝廷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設置的地方行政單位,由中央政府任命各族首領為地方行政長官,屬世襲與自治性質(zhì))廣源州(治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市)儂峒人(為今壯族的一部分),祖上世為部族酋長。其父儂全福(一作存福)為北宋羈縻州儻猶州(今廣西扶綏縣、崇左市一帶)知州。1038年臘月,儂全福發(fā)動“儂峒”起兵,反抗交趾安南(即今越南,時為北宋藩屬國)的統(tǒng)治,據(jù)廣源州建“長生國”,自稱“昭圣皇帝”,立妻阿儂為“明德皇后”,封長子儂智聰為南衙王。不到一年,儂全福父子兵敗被殺,“皇后”阿儂領著十四歲的小兒子儂智高跑到廣源、儻猶二州間的雷火峒居住下來。
儂全福雖死,但其“昭圣皇帝”的影響力還在,部眾尚懷念之。儂智高人小志大,心雄氣豪,加之足智多謀的母親的指點鼓勵,開始招聚父親舊部及族人,積蓄力量。經(jīng)過二年的蓄勢,儂智高也長成了半大小伙子,他自覺羽翼豐滿,遂同母親率眾起事,一舉攻占了儻猶州,并于1041年(宋仁宗慶歷元年)建立了“大歷國”。安南王又出面干涉了,發(fā)兵攻拔儻猶州,擒獲儂智高。安南王見儂智高相貌奇?zhèn)ィ饔畈环玻瑢π』镒宇D生好感,赦免并任為廣源州的知州;后復賜其大印,拜為太保。雖然安南未殺自己并委以重任,可儂智高畢竟記恨其“殺父滅國”之不共戴天大仇,根本不領情,恨死了這幫狗拿耗子多管閑事的家伙。1048年,二十三歲的儂智高再次起兵反安南;旋因天災而失敗,只好復降安南。 儂智高折而不撓,愈挫愈奮,養(yǎng)精蓄銳了一段時間,復于轉(zhuǎn)年九月再度起兵北上,一舉襲據(jù)安德州(今廣西靖西縣西北安德鎮(zhèn)),建立“南天國”政權,年號“景瑞”,復東進攻打邕州(治今廣西南寧市)。安南王見儂智高屢屢起事,遂又興兵討伐,可這次卻沒能占到便宜。儂智高在南疆起事并建國,驚動了北宋朝廷,宋仁宗下詔討賊。儂智高擒獲宋邕州指使亓赟,向他詢問宋朝國情。亓赟詳細介紹了大宋盛況,并勸他歸順朝廷。智高遂將亓赟放回,并奉表朝廷請求內(nèi)附,稱臣納貢,愿為大宋效力。宋廷因其役屬安南,擔心影響睦鄰關系,便沒有理睬他。儂智高歸宋心誠,便又獻上馴象、金銀及金函書,再三表示忠心誠意,懇請內(nèi)屬,朝廷仍是置之不理。儂智高熱臉貼了涼屁股,甚是羞惱,決意起兵反抗大宋。在高參的策劃下,儂智高多次派人用破舊衣物等東西與宋境邊民換取糧食,假稱峒中缺糧短食,部眾忍受不了饑餓都逃散了,以此欺蒙邕州官府。官府果然上當,從而失去警惕與戒備。儂智高又同母親、高參等日夜謀劃,決定攻取廣南之地以自存,同時設計出了惑眾起兵的良策。宋皇祐四年(1052)四月的一天晚上,儂智高縱火焚毀了自己的居所,然后召集部眾欺騙他們說:“平生的積蓄皆被一把天火燒光焚盡,如今咱們已然兩手空空無以為生了。眼下唯有攻取邕州,占據(jù)廣州自立為王,才是一條活路,否則大家必死無疑!”蒙在鼓里的部眾經(jīng)這一鼓動,立時群情激奮,愿意追隨首領死里求生打天下。趁熱打鐵,儂智高當天便率領五千部眾沿郁江東下,攻破橫山砦(今廣西田東縣);五月初一,又攻陷邕州。入據(jù)邕州,儂智高遂稱尊建政,國號“大南國”,自稱仁惠皇帝,年號啟歷,在南疆建起儂人政權,公開與大宋對抗。儂智高隨即自邕州率領水陸兩軍順流而下,進一步東犯,目標直指廣南東路首府廣州。儂軍一路勢如破竹,不到二十天的工夫,竟連克橫、貴、龔等沿江九座城池,從廣西西部一直推進至廣東中部。五月二十二日,儂智高率軍二萬圍困了廣州。儂智高圍攻近兩個月也未能攻克堅城,只好撤圍北走。十月,又輾轉(zhuǎn)殺回邕州。
宋仁宗對儂智高挺頭疼,遂召集大臣廷議平叛之策。一代名將樞密副使狄青請纓征討,仁宗遂任命狄青掛帥,全權負責平南軍務;同時應狄青之請,又從西北戰(zhàn)場抽調(diào)一萬五千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精銳騎兵,配屬給狄青,楊家小將楊文廣亦在南征軍中。 轉(zhuǎn)年正月上旬,狄青率軍來到廣西前線。他采用惑敵之計,假稱“元宵佳節(jié)大宴三天”,騙過儂智高,于十六日夜率軍飛越天險昆侖關(在今南寧市邕寧區(qū)與賓陽縣交界的昆侖山麓,巉巖峻拔,素稱天險,是中國南疆的重要關隘),兵抵城東三十里的歸仁鋪列陣待敵。 儂智高算是徹底被狄青給迷惑算計了,結(jié)果放松警惕失去戒備丟了險隘。十七日天光一亮,儂智高聞報官軍已經(jīng)越絕險隘昆侖關,快要兵臨城下了,煞是驚駭,趕忙悉眾出城御敵。儂智高將部眾列成三銳陣對敵。儂軍士兵矯健勇猛,勁捷如飛,剽悍善戰(zhàn),單兵作戰(zhàn)能力極強;那些手執(zhí)大盾牌、標槍,身穿絳色軍衣的士兵遠遠望去如同一團烈火,甚有氣勢。官軍前陣先鋒官孫節(jié)率軍沖陣,戰(zhàn)死于亂軍中,前陣為之稍卻。儂軍士氣大振,益發(fā)兇猛,宋前軍將士大為驚恐,有些怯戰(zhàn)。危急關頭,狄青揮動白色令旗指揮精騎出擊,自己亦頭戴青銅面具,躍馬舞刀親率鐵騎從敵軍后部發(fā)起突擊,展開左右兩翼沖入敵陣廝殺起來。狄青指揮精騎左翼右突,右翼左沖,縱橫開闔,交相攻擊。儂軍將士哪里見識過這種陣法,加之步兵也經(jīng)不住鐵騎的沖蕩,一時間被打得暈頭轉(zhuǎn)向,陣腳大亂。這工夫,官軍預備隊也趁勢沖殺過來,儂軍抵擋不住,四散潰逃。狄青揮軍追殺五十里,俘斬二千二百多人。
儂智高趁著暮色跑回邕州,沒敢多作停留,放火燒了邕州城,連夜撤出城去,退走大理國。楊文廣奉命率部追擊,一直窮追至大理邊境合江口也未見蹤影,只得收兵。狄青進入邕州城,捕殺儂智高余黨,做好善后,留下部將鎮(zhèn)守廣西,自己率領大軍班師。十個月后,儂智高的母親、弟弟智光及兩個兒子繼宗、繼封被捕獲,押送京師。起初,朝廷為了用儂家祖孫作人質(zhì),以便將儂智高招誘出來,便沒有殺掉他們,而是好吃好喝地供養(yǎng)著;一年半后,傳言儂智高已死,才將他們處死于鬧市。1055年,儂智高被大理國王殺害,其首級被函送至京師汴梁;一說其不知所終。 儂智高自起兵反宋以來,縱橫兩廣,幾乎是所向披靡;卻被狄青一戰(zhàn)而破,亡命異國他鄉(xiāng)。儂智高自初起建大歷國至兵敗歸仁鋪,十二年;自舉兵反宋稱帝到敗逃大理國,九個月。 儂智高是個少年英雄,儂人的杰出首領。他人小志大,有膽有識有銳氣,富反抗精神,有帝王思想。小小年紀的他便勇于舉兵反抗交趾人以報殺父之仇,并建國稱帝;雖遭失敗,卻愈挫愈奮,百折不撓。復敢于起兵反抗輕藐自己的大宋,第三次稱帝建國,且屢敗官軍,縱橫廣南,最后雖敗于名將狄青之手,畢竟有過建國稱帝的經(jīng)歷,也算不枉其短暫人生了。 |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72021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