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4-01-22閱讀(9)

課內閱讀
班級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時間:4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練習。(32分)
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1.寫出下列詞的意思。(9分)
(1)等閑:________________ (2)渾:________________
(3)清白:________________
2.品讀詩句,完成練習。(16分)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這兩句詩表面的意思是石灰的前身——石灰?guī)r需要經過________和________等重重磨難才能變成石灰,面對這個過程,石灰?guī)r的態(tài)度是________________,這表現(xiàn)了石灰?guī)r的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中的“渾不怕”體現(xiàn)出的石灰的精神,可以讓我們想到描寫英雄人物精神的四字詞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可以讓我們想到文天祥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石灰吟》是一首( )(3分)
A.送別詩 B.山水詩 C.詠物詩
4.《石灰吟》一詩表達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4分)
二、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21分)
人總是要死的,但( )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作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 ),或( )。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還重 替法西斯賣力 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鴻毛還輕
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
重的。
1.按原文填空,并在“ ”里填上合適的標點符號。(5分)
2.畫“——”的句子中的兩個“死”字分別表達不同的含義:第一個“死”字表達了對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________之情,可以換成“__________、__________”等詞語;第二個“死”字表達了對剝削、壓迫人民的人的____________之情,可以換成“____________”等詞語。(5分)
3.本段共有______句話:中心句是第______句;第二句引用曾寫過《史記》一書的文學家司馬遷的話說明生死觀,類似的名人名言還有李清照《夏日絕句》中的“生當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而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是第______句;最后一句以________________為例,說明了為人民利益而死是有價值的,是比泰山還重的。(5分)
4.下列人物中,( )的死重于泰山,( )的死輕于鴻毛。(填序號,6分)
①戚繼光 ②劉胡蘭 ③雷鋒
④秦檜 ⑤李大釗 ⑥汪精衛(wèi)
三、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21分)
在法庭上,我們跟父親見了面。父親仍舊穿著他那件灰布舊棉袍,可是沒戴眼鏡。我看到了他那亂蓬蓬的長頭發(fā)下面的平靜而慈祥的臉。
“爹!”我忍不住喊出聲來。母親哭了,妹妹也跟著哭起來了。
“不許亂喊!”法官拿起驚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父親瞅了瞅我們,沒對我們說一句話。他臉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著。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
“不要多嘴!”法官怒氣沖沖的,又拿起他面前那塊木板狠狠地拍了幾下。
父親立刻就會意了,接著說:“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個鄉(xiāng)下人。我的孩子年紀都還小,她們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們沒有關系。”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
1.在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6分)
鎮(zhèn)定——( ) 和藹——( )
火冒三丈——( )
2.畫“——”的句子是對父親________的描寫。父親“沒戴眼鏡”“亂蓬蓬的長頭發(fā)”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平靜”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慈祥”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父親臉上的表情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著”的?在文中用“”畫出原因。(3分)
4.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父親“瞅了瞅我們”,期望“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望了望我們”,期望“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四、閱讀課內片段,完成練習。(26分)
弈秋,通國之________________。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__,惟弈秋__________;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按原文填空。(6分)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5分)
通國:__________ 誨:____________ 弈:__________
俱: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
3.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0分)
(1)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5分)
A.《學弈》選自《孟子?告子上》,通過講述弈秋教兩個人下棋的故事,采用對比手法說明了在同樣的條件下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
B.可以用成語概括兩個人的學習態(tài)度:一個專心致志、一心一意;一個一心二用、心不在焉。因此學習結果是“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C.文中有一個設問句,引起讀者的思考,這個設問句告訴我們學習必須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課內閱讀參考答案
一、1.(1)平常。 (2)全,全然。 (3)指高尚的節(jié)操。
2.(1)千錘百煉 烈火焚燒 不怕打擊、不怕烈火 無畏精神
(2)臨危不懼 視死如歸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C 4.堅強不屈、廉潔正直
二、1.死的意義 重于泰山 輕于鴻毛 , ; , , 。
2.敬重 犧牲 捐軀 痛恨 送命
3.四 一 死亦為鬼雄 三 張思德同志的死
4.①②③⑤ ④⑥
三、1.安定 慈祥 怒氣沖沖
2.外貌 他遭受了酷刑 他在經受了殘酷的折磨后依然堅強 他對親人的愛
3.他的心被一種偉大的力量占據著。這個力量就是他平日對我們講的——他對于革命事業(yè)的信心。
4.不要在敵人面前表現(xiàn)出悲傷 即使沒有他的陪伴,也要好好活下去
四、1.善弈者也 專心致志 之為聽
2.全國 教導 下棋 一起 他的
3.(1)另一個學生雖然也在聽弈秋講課,心里卻一直想著天上有天鵝大雁之類的鳥要飛過去,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來。
(2)難道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別人嗎?說:不是這樣的。
4.C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