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不足為慮典故出處介紹和慮釋義解讀
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1)
|
不足為慮這個成語大家有了解過背后的典故是怎么樣的么?其實這個成語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是非常的多。今天就為大家著重講講不足為慮的典故還有釋義。這個故事的背景發生在三國時期,當時諸葛亮已經成為了蜀國的支柱,制定了伐吳的戰略。而曹睿一邊要防諸葛亮、一邊要防孫權顯得不是那么沉穩,但這時候就有人說出“不足為慮”這個成語,讓曹睿安下心來。 ![]()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于《三國志·衛臻傳》,發生在曹魏青龍元年(公元234年)間。故事的主角名叫衛臻。原文如下: 亮又出斜谷;征南上:“朱然等軍已過荊城。”臻曰:“然,吳之驍將,必下從權,且為勢以綴征南耳。”權果召然入居巢,進攻合肥。帝欲自東征,臻曰:“權外示應亮,內實觀望。且合肥城固,不足為慮。車駕可無親征,以省六軍之費。”帝到尋陽而權竟退。 這段話的大意是:諸葛亮兵出斜谷,向曹魏西北地區發動攻擊。此時負責曹魏東南地區的征南將軍又向魏明帝曹睿上表,稱東吳大將朱然率軍已過荊州,又向荊州北部發動攻擊的跡象。大臣衛臻提醒曹睿說:“朱然是東吳的一員驍將,其行動必定要聽從孫權的指揮。此舉必定是為了配合蜀漢而采取的行動。” ![]() 果然,過了沒多久,孫權便將朱然召回進入居巢一帶,打算向合肥發動進攻。魏明帝曹睿也準備御駕親征。此時,衛臻又表示:“孫權此舉完全是為了回應諸葛亮的請求,而實際上是在觀望局勢的發展。況且黑非城防堅固,不值得陛下擔憂,也用不著親征,這樣還能省下六軍出動的龐大費用。”后來曹睿大軍到達尋陽時,孫權已從合肥退軍。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衛臻后面所說的這番話中,叫做“不足為慮”,意為不值得擔憂。這句后人耳熟能詳的成語也是由衛臻所創。 ![]() 衛臻是曹魏的一位名臣,以直言不諱而著稱。當年他不滿夏侯惇的鋪張浪費,拒絕參加宴會,氣得夏侯惇將其逮捕。后來更是多次上表反對魏明帝曹睿的奢靡之風,為此也沒少惹曹睿生氣。不過,衛臻的確很有本事,眼光也很準,尤其大局觀尤為出眾。此次蜀漢與東吳從東、西兩線夾擊曹魏,衛臻不但能預測出戰局的發展態度,還對孫劉聯盟的巨大缺陷做出了準確的判斷,而這一判斷也符合當時孫權的心態。 ![]() 自從孫劉聯盟恢復之后,諸葛亮每次發動北伐前,都會通報孫權,希望孫權在東南一線出兵協助。但實際效果也正如衛臻所預料的那樣,孫權每一次都是裝裝樣子,并沒有認真履行承諾,這也對諸葛亮的北伐之戰帶來的巨大的消極影響。 不僅如此,衛臻也對合肥之戰的結果做出了準確的判斷。縱觀孫權數次出兵合肥,每一次都是敗在合肥城下,不但無功而返,還被后人譏諷為“孫十萬”。究其緣由,除了孫權在軍事指揮上的無能之外,合肥城防之堅固,守將之驍勇,也是導致孫權兵敗的重要原因。 |
上一篇:小龍蝦做法:小龍蝦芝士包
下一篇:紅娘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