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參觀太和殿要注意哪些細節(jié)?
發(fā)布時間:2025-10-28閱讀(2)
|
太和殿是故宮內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筑,總面積達到2377平方米,是東方三大殿之一。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太和殿是皇帝用來上朝的地方,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太和殿真正能用到的場合很少,一般只有在舉行各種盛大典禮的時候才會派上用場。我們今天看到的太和殿并非是最早的原型建筑,而是在康熙年間經(jīng)過重建后的樣子,如果大家要去參觀太和殿這些細節(jié)可千萬不要錯過。 ![]() 故宮是明清兩代王朝的皇宮,它匯集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筑的精華,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太和殿位于故宮中軸線上最顯要的位置,是故宮當之無愧的核心。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故宮三大殿之首。很多人可能會以為太和殿是明清兩代帝王上朝聽政的主要場所,其實不然。太和殿的主要用途是舉行國家重大典禮,比如新皇登基要在太和殿舉行加冕儀式。而平日里皇帝辦公主要是在乾清宮、養(yǎng)心殿等場所,太和殿基本不使用。 我們在參觀故宮的時候,太和殿往往是必去的場所。但關于太和殿的一些細節(jié),即便去過故宮十次以上的人也未必會知道。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太和殿中還有哪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 在整個太和殿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就是位于大殿中央的皇帝寶座,它的正式名稱叫:髹金漆云龍紋寶座。關于這張寶座,還有一段頗為曲折的經(jīng)歷。髹金漆云龍紋寶座的制作時間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也有人認為嘉靖年間的寶座在明末時期被李自成毀掉了,現(xiàn)存寶座是清朝時期制作的),寶座上盤繞著13條金龍,椅背正中是一條正龍,看上去大氣磅礴。 1915年,袁世凱竊國稱帝。為了體現(xiàn)自己新人新氣象,袁世凱下令將髹金漆云龍紋寶座搬走,換上了一款新式寶座。自此,這張全中國最重要的椅子就不知去向了。許多年后,專家在故宮博物院一間存放廢舊家具的庫房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造型精美、工藝復雜的龍椅,通過與清末時期太和殿中照片的對比,終于確定這就是被袁世凱搬走的髹金漆云龍紋寶座。1963年,文物專家對寶座進行修復,這便是我們今天在故宮太和殿中所看到的寶座。 ![]() 我們現(xiàn)在參觀太和殿的時候,大殿中上方的巨大匾額非常吸引眼球,上面書寫著四個大字:建極綏猷。意思就是指:皇帝君臨天下,上對蒼天,下對黎民百姓,都負有神圣的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這幾個大字是當年乾隆皇帝親筆書寫,可能目的是為了提醒子孫后代不要忘記為君之道。然而,1915年袁世凱稱帝的時候,這塊“建極綏猷”匾額也被取走了,而且再也沒能找到。今天我們看到懸掛在太和殿上的“建極綏猷”匾額是專家根據(jù)1900年時一個外國記者拍攝的太和殿照片復制出來的。 太和殿中一共有72根柱子,其中位于正中央的六根柱子最為特殊。這六根柱子高12.7米,直徑1.06米,用純度為99.99%黃金制成的金箔包裹,柱子上是蟠龍圖案。《周易》中寫道:“時乘六龍以御天。”這六根大金柱寓意著帝王統(tǒng)御著時勢的運轉。 ![]() 2005年,故宮博物院對太和殿進行全面修繕。當工作人員進入太和殿上方的舉架(天花板上面的空間)時,卻意外地發(fā)現(xiàn)這里依東南西北中的方位安放著五座神秘符牌,符牌前放著靈芝、燭臺、香爐,用于供奉尊神。五座符牌上刻的內容大致相同,只是供奉的尊神名號不同。符牌正面由上而下共分為四層,內容依次為:漢傳佛教的經(jīng)文;佛教與道教融合的方位神的名號;藏傳佛教的咒語;道教的璇璣八卦。符牌背面則是七十二道太上秘法鎮(zhèn)宅靈符。 專家從清宮檔案中發(fā)現(xiàn),雍正九年(1731年)八月十二日,雍正皇帝降旨,在紫禁城最重要的三個地方:太和殿、乾清宮、養(yǎng)心殿,各安放一塊符牌。這一年雍正皇帝曾得了一場大病,他可能是想通過鎮(zhèn)宅神符來祈求各路尊神,保佑他身體安康,家國興旺。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