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28閱讀(0)
|
說到北宋初期的書法這些問題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畢竟這個時期是早期,所以很多東西都是瘋漲的,也沒有什么大的規矩可言,最近很多人也發現了,那就是話說這個北宋初期啊,這個書法界非常的盛行什么“尚意”書風,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這又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 尚意書風實際上是在北宋宋中期確立的,北宋初并沒有什么稱得上家的書法人物,而尚意書風的出現也標志了尚法時代的終結。 很多書友不太清楚“尚意”書風有什么精神內涵,尚意是以蘇軾為領袖,黃庭堅、米芾等人響應的一場文藝革新運動,蘇軾在這里扮演了“書壇盟主”的角色。 尚意書風并不是隨性亂寫,它對書法家有很高的要求。 1、尚意書風推崇個性 2、尚意書風重視書家學養 3、推崇獨特的審美意識和創新意識這在蘇、黃、米的作品以及其學書思想都有提及,不多贅述。 其實“尚意書風”在剛被提出的時候,在當時的境遇與如今“流行書風”的尷尬有的一拼。 比如,當時對蘇軾就有很深的偏見,比如認為蘇軾書法沒有古法、蘇軾三指執筆執筆姿勢有問題、蘇軾寫字以腕抵案功力不足等等。 ![]() 我們如今去看這種偏見也覺得可笑的很,我們甚至可以講,這么批評蘇軾的人是不懂書法的,我們也可以看得到北宋在尚意書風之前書法發展已經步入了僵局。 蘇軾對此境況,實在是痛心疾首。 自顏、柳氏后,筆法衰絕,加以唐末喪亂,人物凋零,文采風流掃地盡矣。 有介于此,蘇軾便以自己文壇盟主的身份,主導了“尚意書風”,在這場書壇革新運動中,他有兩個得力干將,黃庭堅和米芾。 尚意書風對提出無疑是對還有一息尚存的尚法書風的極大挑戰,于是在書法意識上就有了“卑唐”的吶喊。 為什么要卑唐,因為尚意書風的本質是強調靈性、強調韻味,強調天真,要求筆墨與情感、形神能夠共鳴,所以要卑唐,因為唐書法度嚴苛,個性的突破是受限制的,哪怕他們書法都在學唐人。 ![]() 比如蘇軾學李建中,學顏真卿,米芾學遍了初唐的書法家,黃庭堅主要取法懷素。 在卑唐的呼聲中,尚意書風突破藩籬,打開了一面書法學習的新道路,哪怕我們知道它矯枉過正,哪怕我們知道它只是輝煌了幾十年,但是它絢爛的照耀到今天。 蘇軾之后,尚意之風很快凋零,南宋書法一蹶不振,幾個偉大人物同時降生于同一個時代,也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讓我們只能抬頭仰望。 |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