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知識>句子成分劃分及專項訓練,句子成分主干語氣專題訓練
發布時間:2024-01-22閱讀(6)
句子成分、主干、語氣專題訓練,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句子成分劃分及專項訓練,句子成分主干語氣專題訓練?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句子成分劃分及專項訓練,句子成分主干語氣專題訓練
句子成分、主干、語氣專題訓練
知識點回顧(結合語文書本85頁方框語法):
1、主語、謂語、賓語;——三種主要成分;
主語就是謂語陳述的對象,主要由名詞、代詞充當,動詞、形容詞、數量詞及其短語也可充當主語。如:(1)周老師是教物理的 (2)我是中學生(3)三是數詞 (4)回家的感覺又不知不覺涌上心頭。
謂語:是陳述主語的,一般由動詞和形容詞充當,其他實詞和短語也可以充當謂語。如:(1)戰士們英勇頑強。(2)你寫作業。(3)他心地善良
賓語:是動詞中心詞支配的對象,一般由名詞和代詞充當,其他實詞和短語也可以充當賓語。如:(1)大家喜歡游泳。(2)他給我一本書(雙賓語)
2、定語、狀語、補語;——三種附屬成分。定語是名詞性短語里中心語前面的修飾語,狀語是謂詞性短語里中心語前面的修飾語,補語是謂詞性短語里中心語后面的補充語。
3、識記劃分句子成分的口訣:
句子成分要劃對, 縱觀全局找主謂。
主前定狀謂后補,謂前只有狀地位,
賓語只受謂支配,補語須在謂后跟。
“的”定“地”狀“得”后補。
示例:長江三峽[曾經]留下〈過〉(許多人的)夢。
—————— ———
4、句子主干劃分提示(結合語文書90頁語法):單句的主干也就是主語(或主語的的中心語)+動詞(或動詞的中心語)+賓語(或賓語的中心語)。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句,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時,一般要把否定詞一起摘出來。
一、用符號法劃分下列句子成分
1、他 非常 誠懇的 征求 大家的 意見。 2、秋天 比春天 更 富有 欣欣向榮的 景象。
3、汽車 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 奔馳。 4、在長期的奮斗中,我 一向 過著 樸素的生活。
5、人民解放軍 正 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戰斗,堅決地 執行 毛主席朱總司令的 命令。
二﹑選擇題
1、判斷下列單句的主干有誤的一項: ( )
A、蘇州園林的門窗, 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主干: 門窗、設計和工夫是上品。
B、采集站送來的水和氣孔吸進來的二氧化碳, 就是合成有機物的兩種最基本的原料。
主干:水和氣孔二氧化碳是原料。
C、他不是一個怯弱的人。 主干: 他不是人。
D、我們在前線, 在炮火聲中, 在閃耀的火光里, 望著戰士們持槍躍進的身影。
主干: 我們望著身影。
2.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確的一項是( )
年老的母親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絢麗燦爛的秋色和令人興奮的欣欣向榮的景象讓很久沒有回家的兒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違的家鄉小調。
A.燦爛的秋色和欣欣向榮的景象讓兒子哼起了久違的家鄉小調。
B.母親看到燦爛的秋色和欣欣向榮的景象。
C.秋色和景象讓兒子哼起了久違的家鄉小調。
D.母親看到兒子哼起了久違的家鄉小調。
3、提取句子主干錯誤的一項是:( )
A.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 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主干:洪秀全、康有為、嚴復和孫中山, 尋找真理。
B.學了這些新學的人們, 在很長的時期內產生了一種信心。
主干:人們產生信心。
C.列寧在1920年《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書中, 描寫過俄國人尋找革命理論的經過。
主干:列寧描寫經過。
D.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 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主干:中國人出現時期。
4、“不要以為快樂是自私的,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就播種快樂的種子。”該句放入下面語段中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人是可以獨自快樂的,因為人的感覺不相通。(B)既然沒有人能代替我們切膚之痛的苦惱,也就沒有人能指責我們的獨自快樂。(C)我們把快樂傳染給周圍的人,我們善待周圍的世界。(D)從這個意義上說,快樂不僅僅是一種情緒,更是一種德行。
三.根據語言環境,將下列對話補充完整。(4分)
背景: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舌尖體”也迅速躥紅。
對話:課間,思思吃著瓜子,深情地:“它,無疑是太陽和向日葵感情的結晶。唇齒與手指的默契配合,讓這溫暖熱情的果仁瞬間迸出又隨即粉碎,留下質樸的香氣……”強強迅速打斷她:“嘖嘖嘖,別給我來‘舌尖體’,不就磕個瓜子嗎, (1) ”思思反駁說:“話可不能這么說, (2) ”
(1)
(2)
6.一位同學讀了培根的《談讀書》,做了一則讀書筆記,請你幫他在②③處分別填上一個句子來概括后文內容,(要求:用自己的話概括,句式不限)(4分)
①讀書價值頗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② :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③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需咀嚼消化。
7、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創設“清明”這個節日的人無疑是一個大智者。“山水”同在為“青”,“日月”同在為“明”。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國文化的秘密。_____________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濁;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這一切,都在一種“大同”之中實現了。
A.無水之山少了情韻,無山之水少了風骨;無日之月少了熱烈,無月之日少了溫柔
B.無水之山少了情韻,無山之水少了風骨;無月之日少了溫柔,無日之月少了熱烈
C.無月之日少了溫柔,無日之月少了熱烈;無水之山少了情韻,無山之水少了風骨
D.無月之日少了溫柔,無日之月少了熱烈;無山之水少了風骨,無水之山少了情韻
答案:
1、B、 2、D 3、A 4.C
4、【答案】(1)示例1:犯得著那么矯情(肉麻)嗎?
示例2:別這么酸溜溜地拽詞。
示例3:用得著這么文縐縐嗎?讓人雞皮疙瘩掉一地。(符合語境的說法皆可)
(2)示例1:這難道不也是一種文化嗎?在動手的同時又動腦,多好呀!
示例2:我這是語言的高級訓練(或者是一種腦力訓練),你做得到嗎?
示例3:這樣介紹食物,時髦(好玩)又有文化,不是很有趣嗎?(符合語境的說法皆可)
6.②讀書重在運用;讀者善愚有別;③讀書講究方法。 7、B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