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美食>烹飪技巧是什么意思搞懂這5個烹飪技巧
發布時間:2025-11-12閱讀(1)

現在不少人在閑暇的時候會自己做飯,想要把飯做得好吃,就需要知道技巧,也要把控好調料的比例。
而很多烹飪技巧是相通的,學會之后可以在很多菜肴中應用,讓菜肴變得特別美味。

即使不經常做飯,但只要知道原理,也可以做出美味的菜肴,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技巧十分簡單,可以應用于多種菜肴嗎?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1、熬湯發白訣竅
湯熬得奶白,才說明食材中的精華被熬到湯中,這時候湯的營養更為豐富,口感也更好。
而想要熬出奶白色的湯,就要知道在烹飪時,一定要選擇高蛋白的食材,蛋白質和油脂溶到湯中,才使得湯汁變白。

另外熬煮之前,最好先用鍋煎一下食材,煎制后蛋白質會很快從肉中滲出,加快湯汁變白的速度。
熬煮的時候,一定要大火熬煮,大火也會加快蛋白質與湯的融合,同時要注意熬的時候,一定不要開蓋,容易使得溫度流失。

2、熱鍋涼油
平時我們煮一些比較黏稠的東西,或是煎東西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粘鍋。
而這種時候我們一定要提前在鍋中倒入適量的油,然后開火,在熱鍋時,慢慢地讓油滑到鍋中的每個地方,然后把鍋中的熱油倒出,隨后倒入涼油再炒東西。

這樣做是因為鍋燒到一定的溫度之后,再加入涼油,油和鐵鍋壁之間就會被隔離開,所以不會粘鍋,但是一定要把鐵鍋洗干凈,避免有雜質和水分。

3、焯水
不少肉類都是需要焯水,才可以去除掉腥味,但是焯水也是有技巧的。
肉類要冷水下鍋,熱水下鍋會導致肉質收縮,無法析出內里的血水,導致去腥效果不佳。

而如果是蔬菜應該熱水下鍋,熱水下鍋可以縮短焯水時間,避免蔬菜營養流失,失去口感。

4、復炸
我們在做一些油炸食品的時候,需要經過復炸才可以讓食材變得金黃酥脆,外酥里嫩。

而之所以要復炸,是因為第一次炸的時候,是為了讓食材定型,在定型的時候,食材吸收了很多油脂。
復炸可以讓食材吐出油脂,吃起來沒有這么油膩,同時經過復炸后,食材會更加酥脆。

5、切肉技巧
我們現在比較常吃的肉就是豬肉、魚肉、雞肉、牛肉等。

而這些肉類在切的時候是有一些技巧的,比如牛肉纖維組織比較多,所以在切的時候要切斷纖維組織,否則即使燒制的時間再長,牛肉也不會燒的軟爛,很容易導致嚼不動。
而想要切斷牛肉的纖維組織,就要把刀垂直牛肉的紋路,這樣切下去才會切斷組織。

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少,肉質更為細嫩,如果切斷纖維組織,煮出來的豬肉比較容易碎成渣,因此在切的時候要順著豬肉的紋路切。
雞肉則比豬肉更為細嫩,尤其是雞胸肉,肉質中根本沒有筋膜,煮的時候特別容易散,因此切的時候要斜著一定角度切。

魚肉的肉質是最為細嫩的,但魚肉的刺比較多,如果亂切很容易導致肉里都是魚刺,因此在切魚肉的時候,要順著魚刺的方向,從魚頭往魚尾切。
大家還知道有什么烹飪技巧嗎?一起分享一下吧。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