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1-23閱讀(12)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在上一課的講解中,我們了解了古代詩人眼中美麗的大自然的景象。今天,讓我們走進夏天,觀察夏天的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雷雨》。

老師相信大家一定做了充分的預習,讀了課文,標好了段落,圈畫了生字。接下來,老師要考考你,這些詞語你會讀嗎?注意:“新”是前鼻音,“迎”是后鼻音,“垂”是翹舌音。最后兩個詞語“來”要讀輕聲。

在課文里,作者重點寫了兩種昆蟲在雷雨中的變化,讓我們一起認識一下它們吧!

讓我們把詞語放進句子中,你還會讀嗎?

識字方法有很多,你能通過做動作,讓大家猜猜你表演的是哪個字嗎?對了,在古詩《詠柳》中我們認識了“萬條垂下綠絲絳”的“垂”字。當然了,你還可以通過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的意思。

再來看看這個字,它是古人的門。在古代,兩扇門寫作門,一扇門則寫作“戶”。

再來積累幾個表示程度變化的短語吧

在課文的預習中,有不少同學對課文內容進行了質疑。這說明大家已經漸漸地學會提出簡單的問題了。有的同學就課文內容提出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景象?”還有的同學提出的問題要通過查資料或者詢問科學老師才可以解答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課文的學習。請大家讀讀共學提示。

大家簡單的梳理了課文的結構,接下來,就讓我們把目光聚集到雷雨前,一起來看看雷雨前有哪些景物。


我們也可以通過列表格的方法把雷雨前的景物以及變化呈現出來,是不是一目了然呢?

再來讀讀下面的句子,感受重點標記的字。說說你讀后的想法。


在知道書寫中。特別要強調的是“烏”是獨體字,千萬不要加點。“垂”也是獨體字,一定要關注它的筆順。另外“黑”、“戶”是兩個部首字。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88203.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