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知識>小升初語文古詩句分類(小升初古詩絕句)
發(fā)布時間:2024-01-23閱讀(7)
絕 句

杜 甫
liǎnggèhuánglímíngcuìliǔ 兩個黃鸝鳴翠柳,
yīhángbáilùshàngqīngtiān 一行白鷺上青天。
chuānghánxīlǐngqiānqiūxuě 窗含西嶺千秋雪,
ménbódōngwúwànlǐchuán 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河南府鞏縣(今河南鞏義市)人。杜甫生逢開元盛世及安史之亂,一生顛沛流離,歷盡磨難,他的詩廣泛地記載了這一時期的現(xiàn)實(shí)生活,被人稱為“詩史”。杜甫擅長各種詩體,詩風(fēng)沉郁頓挫,對后世有很大的影響。
注詞釋義
絕句:古詩體裁中的一種。每首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
鳴:叫,啼叫。
含:包含,指從窗內(nèi)可以看見的范圍。
西嶺: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嶺背積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千秋,形容時間很長。
泊:停船靠岸。
東吳:今江蘇、浙江兩省東部地區(qū),古代屬于吳國。
古詩今譯
兩只黃鸝啼鳴在翠綠柳枝間,一行白鷺飛上了湛藍(lán)的青天。窗口遠(yuǎn)望見西嶺千年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萬里赴吳的航船。

名句賞析——“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時一首如畫的詩作。全詩一句一景,由四幅獨(dú)立的景色描寫構(gòu)成。前兩句以黃鸝和白鷺對舉,描述初春景象。在翠柳和藍(lán)天的襯托下,黃鸝婉轉(zhuǎn)的鳴聲和白鷺輕盈的身影,顯得如此和諧而優(yōu)美;句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和著鳥兒的聲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種活潑、輕快的節(jié)奏和韻律,充滿了動感。它透露出詩人內(nèi)心的喜悅和歡快。后兩句寫積雪不化的遠(yuǎn)山和乘風(fēng)待發(fā)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萬里”賦予這些景色以宏大的氣勢,它顯示了身居斗室的詩人壯闊的胸懷,也顯示了詩人對自己前途的信心,因為那順江而下、穿三峽、過襄陽的萬里東吳之途,也正是詩人日夜向往的回鄉(xiāng)之路。

歡迎分享轉(zhuǎn)載→http://www.avcorse.com/read-91659.html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