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雞蛋來回滾(別讓煮熟的雞蛋)
發布時間:2023-12-17閱讀(20)
<span class="answer">導讀</span>假如雞蛋會思考,它們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能連續好幾天登上新聞熱搜榜。因為兩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熟蛋返生再孵化雛雞”論文,上述情景成為了現實。作為一名吃....<p>假如雞蛋會思考,它們一定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能連續好幾天登上新聞熱搜榜。</p><p>因為兩篇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熟蛋返生再孵化雛雞”論文,上述情景成為了現實。作為一名吃瓜群眾,這幾天龔先生靜靜圍觀了事情到目前為止的全過程:</p><p>論文在網上流傳——作者郭某在線“喊冤”——相關部門介入調查——刊發雜志《寫真地理》停刊整頓——郭某為論文“不嚴謹”道歉但不承認造假——郭某任校長的鄭州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停業整頓,郭某辭職。</p><p>雖然“讓新聞再飛一會兒”是職業要求,但作為學過生物知識且有基本常識的當代人,龔先生終于還是忍不住發出感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也沒有這樣的操作吧?</p><p><img alt="煮熟的雞蛋來回滾(別讓煮熟的雞蛋)(1)"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VxkvVTAKEWLni.jpg"/></p><p>震驚歸震驚,類似的偽科學把戲早不是第一次出現。</p><p>2019年,一段“量子波動速讀比賽”的視頻在網上走紅,讓量子力學蒙受奇恥大辱。值得注意的是,在郭某創辦的春霖職業培訓學校的官網上,“原子能量波動速讀”“全腦開發”等相似的培訓項目赫然在列。</p><p>從“量子波動”到“熟蛋返生”,事情之荒謬,借用中科院官微此前回應的一個“呵”字,足以評價。但荒謬之事一再發生,讓人不得不追問:在這枚引起軒然大波的雞蛋之外,還有多少借科學之名、行詐騙之實的培訓學校在悶聲發大財?</p><p>隨著調查推進,郭某的發家套路日漸明晰——先為自己炮制出20多個大大小小的頭銜,搭配論文、講座、培訓打造“權威”人設,然后開設“智能開發”“全感知”等玄乎其玄的課程來牟利。據報道,有天賦的孩子,“本地學生半年6萬元,外地的10萬元”。</p><p>這樣的江湖騙術雖然老套,卻要過關斬將打通不少關卡。而這背后,很可能是一條已經模式化運營的灰色產業鏈。</p><p>比如:某些學術期刊“賣版面”是不是行業內普遍現象?有多少期刊像《寫真地理》一樣連最基本的內容審核環節都沒有、給錢就能發,這樣的期刊為什么能一直僵而不死?</p><p>成立于2009年的春霖職業培訓學校,備案的業務范圍是育嬰師、計算機操作員等面向成人的職業技能培訓,實際上招收的多是十來歲的學生。這種明顯違規行為何以多年來沒有引起相關部門注意?對類似民辦培訓機構的監管是否存在漏洞?</p><p><img alt="煮熟的雞蛋來回滾(別讓煮熟的雞蛋)(2)" src="/static/upload/image/20231217/SVxkvWYGuWafQc.jpg"/></p><p>郭某的諸多頭銜里,不少已被證實是造假,有的還涉及非法社會組織。是誰在進行“頭銜買賣”?還有多少“社會活動家”頂著假頭銜在招搖撞騙?</p><p>“熟蛋返生”以外,郭某還指導學生“讓豆芽返綠”“與花生對話”,到底有多少家長受到蒙蔽?曾經接受培訓的孩子受到怎樣的影響?與郭某“志同道合”的還有哪些人?</p><p>……</p><p>在人類已邁入21世紀的今天,在科普知識唾手可得的今天,在科學技術大踏步前進的今天,希望對“熟蛋返生”的調查能深入而徹底,讓更多有類似行為的人及時收手、不再做跳梁小丑。</p><p>這一次,別讓“煮熟的雞蛋”跑了。</p><p>來源:工人日報</p><span class="copyright">免責聲明:</span>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