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職場>龍真的存活嗎(到底真實存在嗎)
發布時間:2024-01-24閱讀(12)
龍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百鱗之長。常用來象征祥瑞,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遠古時代,龍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圖騰。從玉飾、陶器,到生活中的工藝、建筑、服飾,龍文化已烙印在中國人的食衣住行當中。
根據考古發現,出土的甲骨文里,就有龍的字眼;另外上古奇書《山海經》更是不止一處提到龍,并對其形狀進行描述;還有《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龍、龜,謂之四靈。”

由此可見,龍在上古時期應當是真實存在的,并不是人們幻想出來的圖騰。關于它的形象特征,文獻記載為“九似”:“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是多種動物集合而成的神物。
最早記載“龍”出現事件的時代是夏朝時期:
“帝孔甲于壬寅年即位,專好鬼神之事,不務德政,眾臣諫之不聽,一日,天降二龍,一雌一雄,落在朝門之外。”
意思是說,帝王孔甲即位后,不干正事,專搞一些鬼神之事,不理朝政,群臣多次進諫也沒有用處,于是,在某一天里,朝門外降落了兩條龍,告誡帝王不得荒廢政務。

從漢代到隋朝,800多年的歲月里,正史中關于龍出現的記載有108次,野史記載更是不計其數。唐朝以后,龍記載更為頻繁。宋朝時,《宋史》中記載從乾德五年到干道五年的龍出現就達到9次之多。到了元朝,百年時間里龍現了14次。明朝時,龍出現38次,清朝時,《清史稿》中龍現的記載就有67次。
尤其是《遼史》記載:神冊五年,有龍見于拽刺山陽水上,有人報告給皇上,遼太祖一聽,又驚又喜,帶著一隊人馬去看。結果果然看到一條龍正在水坑里“嬉戲”。遼太祖搭弓射箭,將龍射死。當時有小太監記錄:龍一角,尾長而足短,身長五尺,舌長二寸有半。

按照中華田園龍鑒定標準,遼太祖射死的龍只有五尺,是一條幼年時期的小龍。關于為什么小龍會躺在水池里玩,現在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關于龍喜水的事,還有一個故事可以佐證。
這就是,1934年“營口墜龍事件”
1934年夏天,營口陰雨連綿,持續下了40多天的大雨。遼河北岸的蘆葦塘變成了一片汪洋。大雨過后,遼河北岸的人們在葦塘的蘆葦叢中,驚奇地發現了一條被困的龍,奄奄一息。
當時,當地老百姓認為天降巨龍是吉祥之物,為了使困龍盡快上天,人們用葦席給被困的龍搭了個涼棚,還不時的有人往它身上澆水,另外還有僧侶們為其作法、超度。
一直持續到又一次的數日暴雨過后,這條龍神秘的消失了!

看來從古至今,龍一直存在于我們身邊,只是如今龍的數量極少,一般情況下不可得見。
1987年的一個考古發現,也可以佐證龍的存在。
當時,工程隊在做引黃調節池工程,在河南濮陽西南隅西水坡發現一古墓,考古專家們對古墓進行測驗后,確定該古墓年代距今約6000年,屬于仰韶文化時期。
古墓里沒有稀世珍寶,只發現墓主人的尸骨骼,而墓主人左右兩側,有用蚌殼精心擺放的龍虎圖案。龍頭北面東,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作擺動狀,似遨游蒼海。這是目前發掘最早的“龍”,所以被考古學者驗定為“中華第一龍”。

除此之外,在《山海經》里還記載有騎龍的人,最早騎龍的人是天神羲和,她是帝俊的妻子。《海外南經》記載,獸神人面天神也是騎著兩條龍飛騰天地。
到了舜帝時期,還誕生了一個神秘的種族叫“豢龍氏”,就是養龍的人。
舜在位時,有一位擅長養龍的牛人,叫董父,此人本領很大,特長就是養龍。《春秋》:“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耆欲以飲食之,龍多歸之,乃擾畜龍,以事帝舜,帝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關于龍是否存在的問題,從史料記載可以看出是肯定的了!
讀者們,關于“龍是否真實存在”,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歡迎分享轉載→http://www.avcorse.com/read-222634.html
下一篇:獼猴桃和蝦可以同吃嗎
Copyright ? 2024 有趣生活 All Rights Reserve吉ICP備19000289號-5 TXT地圖HTML地圖XML地圖